湘吐携手聚人才 柔性援疆出实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瑞麟
近日,吐鲁番市委组织部与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印发《干部人才柔性援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通过“精准引才、灵活用才、用心留才”的系统性举措,为吐鲁番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
吐鲁番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援疆工作科)科长王军介绍,此次印发的《实施办法》,是在总结过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政策进行全面升级与细化完善,在引才目标、模式创新、激励保障及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均有显著突破。
在目标设定上,《实施办法》聚焦科技攻关、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针对行业核心技术与前沿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推动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文化旅游、教育教学等领域,通过创设专家工作站等载体,为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
引才模式方面,《实施办法》创新构建“小组团”、个人援疆与“微援疆”相结合的立体化引才体系。其中,“小组团”由不少于3人的专业团队组成,围绕具体任务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重点帮扶;“个人援疆”依托人才专业特长提供“点对点”精准支持,服务周期一般不少于3个月;“微援疆”则以15天以内的短期服务为主,瞄准专项任务实现“短平快”突破 。

2025年3月3日,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塔克托维村草莓种植基地,湖南农产品检验检测柔性援疆“小组团”专家隆雪明(左)指导同事抽样。王立三 摄
从实践成效来看,这一模式已初见成效:成功引进“小组团”30余个,各类干部人才500余人次,开展“微援疆”服务60余次,有效缓解了重点领域人才紧缺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湖南省11家省部属医院与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建立“以院包科”合作机制,累计选派专家超300人次,通过临床带教、示范手术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教育领域依托“红石榴·湘吐同研云课堂”等平台,输送湖南优质课程30余场、组织名师指导200余人次,推动两地教育资源实现深度共享;产业帮扶中,2025年干旱经济林援疆“小组团”深入托克逊县枣林,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改良,助力当地红枣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新出台的《实施办法》让柔性援疆工作更规范、更精准,进一步健全了吐鲁番市人才制度体系,必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