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红建:甜蜜芳香中书写沧桑巨变——评《葡萄沟的甜蜜生活》
文 | 纪红建
从湖南到吐鲁番参加对口援疆的胡真和黄珀,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将在吐鲁番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们近期创作发表的短篇报告文学《葡萄沟的甜蜜生活》,以信而有征的特质、卓尔不群的典型性,书写了70年来吐鲁番的沧桑巨变,特别是展现了近年来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
两位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和对边疆的深厚热爱,历时经年深入细致地观察与采访,着力描绘葡萄沟的发展变迁,特别是葡萄沟群众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图景。作品既写出了葡萄沟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动人故事,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作为一名柔性援疆人员,我在吐鲁番生活过半年,对此有着较为真切的感受。
湖南援疆企业的直播团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全国网友推荐吐鲁番葡萄。
《葡萄沟的甜蜜生活》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作者以援疆干部视角,主要采写了葡萄沟的四个人物故事,既有本地维吾尔族群众,又有外来汉族群众,既有老朋友老故事,又有新朋友新故事,同时适当地、实事求是地把援疆元素贯穿始终。作者笔下葡萄沟的幸福场景与生机活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天山南北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作者努力向读者呈现了新时代大美新疆的新图景: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援疆干部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增进文化认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谱写了一曲情深意浓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时代新歌。沁人心脾的是葡萄甜香,更是各族群众丰收的喜悦。正如作者在尾声中深情地表达:“我们惊喜于这种巨变,更感动于全疆各族儿女手足相亲、齐心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种精神,因为这是一切巨变的深层动因和历史逻辑。”
作品善用“小切口”写“大主题”。所谓“小切口”,就是从小处着手,通过选取具体、生动的小故事、小人物来反映大主题、大事件,使作品更加贴近受众、易于接受。作品通过“‘青蛙王子’奶奶的收款码”“行走的中华文化课堂”“从裁缝到网红”“沟里来了新居民”等四个小故事,以“小人物”写大时代、以小故事写大道理,讲述农文旅融合富民增收、内地和新疆双向奔赴就业创业、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教育启智润心、现代文明发展培育等方面的内容。在这其中,“青蛙王子”一大家子吃上“旅游饭”;买吾兰江从需要资助到家里可以供他读研究生;魏东每年接待研学团带动群众增收;吾买尔大叔直播带货致富并带动群众增收;张凯开民宿带动当地就业等特写,就是富民兴疆的生动缩影。
吐鲁番果农在葡萄园采摘葡萄。本文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文学是写人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品的重心,报告文学也不例外。《葡萄沟的甜蜜生活》让曲折动人的故事贯穿始终,把葡萄沟的发展变迁和人物命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作品语言生动风趣,描绘传神,画面感强,生动刻画了“青蛙王子”奶奶、吾买尔大叔、魏东、张凯等人物形象,把老故事写出了新意思,把新故事写得有意思,把新时代援疆故事、新疆发展故事写得有血有肉、丰满立体。
如对“青蛙王子”奶奶的刻画,“几天不见,奶奶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了!”“听到我们的表扬,艾米迪汗笑得像个孩子,又带着一些腼腆高兴地回答。”“她转头看看身边,确认没有外人后,掏出手机,打开微信账单,显示当天收款1063元。那一刻,她笑得比葡萄还甜。”又如对吾买尔大叔的刻画,“走进葡萄沟街道布依鲁克社区的一座农家小院,吾买尔大叔正用视频热情洋溢地向网友展示着各种葡萄,详细介绍着葡萄的生长环境、品种、口感等。为了让网友们放心购买葡萄沟的鲜食葡萄,他精心拍摄了从葡萄园采摘葡萄,到装箱发货的每个细节,众网友纷纷下单。”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细致描写,不仅写出了葡萄沟群众的奋斗故事和幸福生活,也具体而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新疆建设的实施过程和辉煌成果。
文学作品见证时代、展现精神。葡萄沟的发展变迁,特别是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是新时代新疆发展的见证与缩影。《葡萄沟的甜蜜生活》处处透射出新气象新面貌:“青蛙王子”家,80岁高龄的“青蛙王子”奶奶学讲国通语;买吾兰江读完大学又读研究生;玛依努尔不仅自己到社区学习,还鼓励两个女儿学习英语;吾买尔大叔从裁缝变成网红、新农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手机当作“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数据变成“新农资”,致富路越走越宽;魏东、张凯来吐鲁番创业,张凯介绍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去重庆、成都就业,升华为内地与新疆的双向奔赴。尤为可贵的是,还有现代文明的培育发展:时尚民宿、咖啡吧、茶馆、研学基地等各类文旅业态在葡萄沟涌现,影响着当地群众的思想意识。维吾尔族群众向张凯学习开民宿,用张凯的话说就是“开民宿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活体验,既要保持民俗的韵味,又要具备现代文明生活的特征,客人来了自然愿意住下来”。这种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传统,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葡萄沟的甜蜜生活》是70年来新疆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滚滚浪潮中的一个生动场景。从此可以窥探到,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像火焰山一样红红火火,如葡萄一般甜蜜芳香。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