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增殖放流4000余尾准噶尔雅罗鱼
10月6日,塔城地区乌苏市在奎屯河流域下游甘家湖段开展珍稀濒危鱼种准噶尔雅罗鱼人工增殖第二代鱼苗放流活动,这标志着“技术援疆+本土实践”的濒危物种保护模式落地见效,为恢复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注入重要力量。

工作人员正在放流珍稀濒危鱼种准噶尔雅罗鱼人工增殖第二代鱼苗
此次放流鱼苗均来自乌苏市鸿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繁育车间,这是今年8月该鱼种实现工厂化繁育后首次大规模放流。
乌苏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四级主办孟峰说:“我们会将这套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本土濒危物种保护中,同时鼓励更多本土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事业,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浓,也让援疆技术真正转化为乌苏生态发展的长久动力。”

工作人员正在放流珍稀濒危鱼种准噶尔雅罗鱼人工增殖第二代鱼苗
准噶尔雅罗鱼又称新疆雅罗鱼,是新疆特有物种,曾广泛分布于新疆布尔津、昌吉、博乐、乌尔禾河、玛纳斯河及乌鲁木齐等地,如今主要栖息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奎屯河入艾比湖河口区域。自1998年被列为易危物种后,保护力度持续加强,2019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I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生态维护、科研探索及经济价值开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2023年起,乌苏市鸿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动承担准噶尔雅罗鱼繁育工作,致力于通过人工养殖扩大这一濒危种群规模。为更好推进繁育工作,乌苏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牵线搭桥,协调辽宁援疆技术人才开展定点帮扶,不仅协助企业顺利申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还指导建成专业化繁育车间,为工厂化繁育实现突破性进展筑牢了技术与硬件根基。

工作人员正在放流珍稀濒危鱼种准噶尔雅罗鱼人工增殖第二代鱼苗
乌苏市鸿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辉说:“2025年我们建成工厂化标准繁育车间。车间采用电加热恒温系统,可精准调控水温,助力雅罗鱼生长,实现春秋两季繁育,同时运用循环水养殖技术,保障优质水质,有效防御病虫害。”

工作人员正在取鱼苗
今年8月,辽宁营口援疆技术人才、营口市海洋与渔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卢伟扎根养殖一线,搭建“一对一”协作机制,攻克水质净化、水温调控等难题,成功推动鱼苗达到放流标准。放流当天,工人将鱼苗装入液态氧运鱼车,经过100多公里运输后,在奎屯河流域下游甘家湖林场五道泉段完成投放,共放流5至8厘米二代鱼苗4000余尾。
乌苏市鸿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辉说:“我们计划扩建两千平方米养殖车间,为来年50万尾雅罗鱼繁育做好冲刺准备,推动人工繁育雅罗鱼持续为野生种群注入活力。”

工作人员正在称重鱼苗
人工增殖放流是补充珍稀生物资源的关键举措,此次准噶尔雅罗鱼二代鱼苗放流,可有效恢复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随着繁育规模扩大,将逐步形成“保护-繁育-利用-再保护”的良性循环。

珍稀濒危鱼种准噶尔雅罗鱼放流环境
辽宁营口援疆技术人才、营口市海洋与渔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卢伟说:“我们将继续留在乌苏,发挥自己鱼苗繁育技术特长,让更多人工繁育的雅罗鱼在自然水域中繁衍生息,为新疆生态保护再添助力。”
(乌苏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剑平 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