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援疆:从硬件升级到智慧融合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瑞麟
8月25日,鄯善红石榴船山学校正式启用,迎接344名一年级新生。这所学校由湖南援疆资金全额援建,总投资3080万元,占地93亩,可容纳1350名学生。校内配备智能教室、标准化运动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引入“互联网+教育”系统,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学习条件。
“看到这样一所现代化、环境优美的学校,还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我们心里特别高兴和踏实。”学生家长李秋菊的话语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8月25日,一年级新生走进鄯善红石榴船山学校。谢懂飞 摄
8月19日,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新校区迎来首批新生。作为湖南援建的“组团式”教育援疆试点项目,新校区总投资1.89亿元,其中湖南援疆资金达8000万元,占地243.9亩,能容纳3600名学生。智能教室、实验室和标准化运动场等设施一应俱全,高一新生丁悦兴奋地说:“能成为新校区第一届学生,我觉得特别幸运,对接下来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这些新校园的建成,是湖南援疆助力吐鲁番教育硬件提升的生动实践。除此之外,湖南援疆还在教育软件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将“智能造血”理念融入《湖南省“十五五”援疆规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吐鲁番市“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当地教育数字化转型。
师资队伍建设同样是湖南援疆的重点工作。吐鲁番市教育局与湖南建立两地学校人员互派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培训。2023年至2025年,两地累计派出近750名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双向互动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红石榴·湘吐同研云课堂”“红石榴·教育名师大讲堂”相继上线,通过湖南名师点评指导、教育管理专家讲学,助力当地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育理念。
今年,湖南援疆教师发起“麓山课堂”项目,为吐鲁番中小学生带来多元课程,传递湖湘教育理念;红石榴·“照见计划”摄影美育项目同步启动,通过系统化的摄影课程与实践活动,为当地学生打开美育新窗口,助力乡村青少年记录生活、表达自我。
从硬件设施改善到软件资源输入,从课堂教学提质到教师专业成长,湖南援疆对吐鲁番教育的全方位支持,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教育质量,更促进了湘吐两地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吐鲁番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