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小组团”释放大能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 婷
他们中,有教育领域专家,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入新疆的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他们中,有医疗领域专家,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投入到当地医院的临床工作中;他们中,有水利领域专家,带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理念,深入田间地头……近年来,在医疗、教育、经济等领域,援疆干部人才越来越多以“小组团”形式活跃在对口帮扶一线。
所谓援疆“小组团”,是对口援疆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旨在通过组团的方式,将援疆干部人才集中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项任务上,这一模式灵活高效,帮助受援地解决制约发展难题,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广泛欢迎。
多点发力 引智创新重实效
“今年‘稻虾共作’种植养殖模式试验成功了,销量不愁,买家都是排队来预订,明年我准备在1000亩地里都养龙虾。”11月12日,说起龙虾养殖,新疆金温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楼忠明对明年的发展信心满满。
2023年,在首批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专家指导下,新疆金温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共同制定了“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引进计划。第一批试验田在今年9月迎来丰收。“稻田里养的小龙虾肉质紧实,一公斤能卖130至150元,明年我准备联合当地农民打造更多‘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增收。”楼忠明说。
农业科技成果在温宿县的落地,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组团式”科技援疆的一个缩影。
2023年9月,在浙江与新疆两省区科技厅的联合指导下,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开展了“组团式”科技援疆试点,扎实推进产业援疆三个“十百千”专项行动,累计选派48名援疆科技特派员,组建4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援疆资金1500余万元,支持浙阿两地科研团队共建科研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首批浙江省援疆科技特派员舒妙安通过经验分享,让受援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逐渐掌握了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技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供图
试点一年来,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帮助受援地共建各类种植养殖试验示范基地18个,推广新技术20余项,开展各类技术推广培训30余次,受惠群众超3000人次。
“组团式”科技援疆试点工作的启动,在科技服务新疆的工作机制创新上迈出了全新一步。
在喀什地区,山东援疆加大对疏勒瓜果蔬菜、英吉沙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20多个农业“小组团”先后在喀什地区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种植、养殖、栽培管理等技术110余项。
近年来,各援疆省市不断深化与受援地在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科技项目合作,聚焦受援地需求,充分发挥援疆人才技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探索多领域“组团式”援疆,增强受援地内生动力、“造血”功能。
精准对接 引才传技结硕果
针对新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整体水准尚待提升的现状,越来越多援疆省市通过“组团式”医疗援疆提升诊疗技术能力。
江苏省南京市援疆医疗专家、伊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晓峰在自己负责的科室带了5名徒弟,一年多来,他以师带徒的方式,带领科室成员实施了500余台手术,并到周边县市医院带头实施了上百台手术。
江苏援疆把“组团式”医疗援疆作为智力援疆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苏医生在行动”医疗援疆工作品牌,在治病救人、临床带教、基层义诊、临床科研、服务群众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发力。
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依托“丝路同源 智惠闽昌”福建省智力援疆柔性人才引进平台,为昌吉市柔性引进了多个专家团队。
近年来,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多地援疆指挥部持续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扩大投入。
教育领域同样受益于“组团式”援疆。
山东省“组团式”教育援疆与喀什地区中小学校结对,选派大量教师和师范类大学生赴疆支教,并通过互联网培训当地教师,推动了受援地教育水平和师生素质的稳步提升。
位于新疆西部的可克达拉市,有多所以江苏省镇江市地名命名的中学,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就是其中一所。镇江市以“校长+中层+学科骨干”模式“组团式”援疆,推动了教育资源多维度、全方位提升。
放眼其他领域,一个个“小组团”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创新和人脉资源,更通过多点发力,为受援地打造了一支支永不走的重点领域骨干人才队伍。
搭建桥梁 引力聚势促交流
“这幅《月亮湾》拍摄于2023年初冬,月亮湾是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11月9日,吉林援疆旅游“小组团”成员、吉林省美术馆二级美术师孙凯,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起自己的作品。在阿勒泰地区援疆的几年时间里,学习雕塑专业的他又精通了一项技能——摄影,并将当地风光美景收入镜头。
11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传播交流推广类巡展项目,“粉雪奇缘”——冰雪题材美术与摄影作品巡展在吉林省美术馆如约开展,本次展览汇集了吉林和新疆两地的146件(套)绘画与摄影作品。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供图
11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传播交流推广类巡展项目,“粉雪奇缘”——冰雪题材美术与摄影作品巡展在吉林省美术馆如约开展,本次展览汇集了吉林和新疆两地的146件(套)绘画与摄影作品,吸引广大艺术工作者、高校师生及市民前往参观。
孙凯是特意为此次巡展而赶回家乡的,随后,他将返回新疆,等候家乡人随巡展到访,做好促进两地艺术家和群众交流互动的“文化使者”。
立足阿勒泰地区资源优势及旅游实际需求,2019年,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组建吉林省援疆旅游“小组团”。援疆旅游“小组团”围绕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从旅游产业规划、人类滑雪起源地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旅游推介等方面开展全面援助。
带着“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留什么?”的问题,援疆省市不断拓展“组团式”援疆工作,为受援地柔性引进一批援疆团队和急需紧缺专家人才。
焉耆回族自治县通过柔性引才“小组团”援疆方式,聚焦医疗、教育领域发展短板,从对口援疆省市引进学科带头人,提升了当地教育、医疗领域服务水平。
霍城县结合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建设人才紧缺的情况,通过“小组团”援疆方式精准招引规划设计、文旅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效推动了当地文旅经济的发展。
江苏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借助援疆干部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柔性”引才。通过“借脑借智”,为受援地有效破解了引才难题,智力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一场场文艺汇演、学术交流,让援受两地充分体验文化的多元交织;援疆专列、旅游包机,将一批批游客送往天山南北……援疆干部人才在搭建桥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促进各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