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一方馆藏千重史:博物馆里的“东西”邂逅
哈尔滨
这座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城市
自近代开埠以来
便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碰撞的前沿
独特的文化印记
深深烙印在城市肌理与建筑遗存之上
坐落于繁华市中心的哈尔滨市博物馆
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走进博物馆
一件件东方瑰宝与西方杰作
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
东方的精巧雅致
遇见西方的匠心独运
共同向今人展现着过往的风华绝代
位于2号楼的哈尔滨文物馆
汇聚了这片土地上珍贵的华夏遗存
一刀平五千
这枚形制奇特的铸币
诞生于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
兼具刀币的轮廓和圆形方孔钱的特征
“一刀”二字在圆钱上,阴文错金
“平五千”三字在刀身上,阴文模铸
独特的错金工艺
使其在铸币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
一袭平金绣双凤纹百褶裙
彰显着东方丝织工艺登峰造极的审美
金线勾勒出双凤展翅的灵动之姿
繁复的裙褶以精妙的鱼鳞状结构相连
开阖之间尽显巧思
将清代工匠的智慧与艺术追求
凝结于方寸丝缕
这件平金绣海水云龙纹单袍
纹样繁复华贵、典雅庄重
祥云、龙纹、牡丹、荷花等图案
寓意吉庆喜悦
波涛翻涌的海浪和挺立的山石
寓意福山寿海
步入喜多方古董·艺术品收藏馆
时空瞬间切换
欧洲数百年工艺结晶在眼前流淌
其中珍藏着诸多八音盒藏品
这些八音盒形态各异
有圆盘式、圆筒式和鸟笼式
一启动开关
便能听到悠扬的欧洲曲目响起
仿佛带领人们穿越时空
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
是操作简便的圆盘式八音盒
换片即换曲
设计精巧,极具观赏性
其原理是利用圆盘上刻有的规律凸点
凸点从金属片边缘扫过
使其发出声音
加之固定的转速
旋转一周即能完成一支乐曲
这里还藏着时光的另一种模样
抬手间
似触到欧洲钟表工艺的温厚肌理
老物件儿们静静伫立
它们不只是计时的工具
更是凝聚在时光里的匠心印记
这件来自德国黑森林地区的
古董木雕座钟
是19世纪初钟表与木雕艺术的结晶
其线条流畅、雕工繁复精美
且极具立体感和艺术张力
德国作为现代钟表的重要起源地
来自黑森林地区的匠人用心雕琢
每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从内部机械构件到外部的木工雕刻
都堪称艺术杰作
馆内还珍藏着印象派运动大师
尤金·卢格的众多画作
这幅名为《港口落日》的画作
以浓郁的橙色和黄色为主调
描绘了夕阳下港口的壮美景象
蓝色调的船帆和水面
与暖色调的天空和码头形成鲜明对比
营造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
谱写了一首酣畅淋漓的色彩交响诗
穿梭在哈尔滨市博物馆内
一种奇妙的感悟油然而生
这些今日被精心陈列的珍宝
在往昔不过是被前人使用的“寻常之物”
然而,正是这些跨越时空的物件
如同打开历史的秘钥
悄然开启通往过去的门扉
在哈尔滨市博物馆
这座特殊的时空容器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器物
相遇、共生、互相影响
它们无声地记录下
这座“冰城”在特定时期中
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既是东西方文明深度交流的空间
也是这段壮阔进程的忠实“见证者”
驻足凝视
仿佛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指尖所感、目光所及
皆是历史的脉动
与现代思潮交织、共鸣的余韵
策划:胡国香
记者:杨思琪 姜思妮
统筹:牧小湘 赵露露
设计:冉珍妮(实习)
素材整理:陈笑雪(实习)
学术指导:哈尔滨市博物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