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榜样】两次“逆行”的尖兵队长:高敏
她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更是最美的“逆行者”。驰援武汉,驰援乌鲁木齐,面对严峻的疫情,她放下对家人的牵挂,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她就是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高敏。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我不上谁上!”高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吐鲁番市援鄂、援乌医疗队领队,她牢记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重托,带领队员们坚守“疫”线,以“零感染、零差错”的成绩圆满完成任务。
“两次逆行经历,对我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成长,让我读懂了白衣天使光环背后的艰辛、付出和值得。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将继续发扬抗疫精神,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敏说。
两次“逆行”的尖兵队长
——记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高敏

2020年3月3日,高敏在武汉方舱医院给患者讲解防疫相关知识,进行心理疏导。(资料图)

3月3日,高敏在办公室汇总科室近期的护理工作情况。吐鲁番融媒中心记者 加帕尔 摄
“这个荣誉,我是替所有参与战疫的医疗队员领的,这是对大家无私奉献的肯定!我相信,只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遇到危险时,每个人依然会挺身而出!”3月3日,高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45岁的高敏,是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2020年,她两次请缨带队“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乌鲁木齐两地,圆满完成战疫任务,被授予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疫”不容辞,体现战“疫”决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我不上谁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2月2日,看着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直关注武汉疫情的高敏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并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2020年2月4日,接到出发命令的高敏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带领9名医护队员踏上了征程。作为吐鲁番市援鄂医疗队队长,她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凌晨接到出发的电话,一开始心里比较紧张。当车辆驶出吐鲁番的时候,大家就忘记了恐惧,只想着尽快到达武汉,尽早投入工作。”高敏回忆说。
守住生命防线,遏制疫情蔓延,同病毒较量,时间就是生命。
2020年2月5日清晨6点,高敏一行到达武汉。她们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培训。从穿脱防护服到标准预防手卫生、个人防护……一项项认真细致地学习,为正式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10个人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有操作培训、环境消杀、物资保障等,分工非常明确。经过3天的训练,就开始进入方舱医院工作了。”高敏说。
在方舱医院,高敏和队友主要开展量血压、测体温、监测血氧饱和度、咽拭子采集以及陪同患者进行CT检查等工作。此外,她们还要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生化等指标变化,并负责为患者发放中药汤剂和每日三餐。
作为领队,高敏要负责医疗队的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在对各种潜在感染风险情况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她和队员把每个宿舍都划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进行严格流程管理,确保医疗队成员在战“疫”期间的零感染。
高敏还主动承担起了工作制氧机、监护仪等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工作,督促进入舱区的队友利用护理工作间隙进行实训操作,尽快熟悉设备的操作,时刻为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就这样,爱为自己“揽事”成了高敏的一个标签,“晨曦出发、戴月而归”更是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回忆起刚开始面对每天一个舱接收700多名患者的忙碌情形,高敏直言自己有时也觉得很累,但她时刻提醒自己,“既然不远千里而来,就要对得起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微笑有多美,明天就多美。”这是高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患者看不见她和队友脸上的微笑,但是她们变着法儿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她们在防护服上写上“楼兰姑娘”“新疆护士”“吐鲁番葡萄”等字样,给患者讲吐鲁番的风土人情。
“刚进舱时,我们也有些害怕,但想得最多的还是怎么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怎么用爱心温暖每一位患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敏时刻不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别时飞雪,归来春光。在42天的时间里,高敏的“热心肠”,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如沐春风。
“疫”无反顾,诠释战“疫”初心
2020年7月16日,乌鲁木齐突发疫情,全国各地组织医务工作者赴乌开展援助。对此,高敏再次向组织请缨出征。
2020年7月23日,接到出征命令的高敏收到88岁母亲因病去世的消息。
一边是受到疫情困扰的患者,一边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母亲。在家人的支持下,高敏怀着无比的悲痛,踏上了赴乌战疫的征程。
2020年7月24日,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联合护理部的统一安排下,高敏和队员被分配到两个病区,其中有5人被分配到主要收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5号楼7病区。面对这一情况,高敏时刻不忘检查队员们的个人防护情况,留心观察她们的思想动态。
在乌鲁木齐期间,高敏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年夫妻患者。老爷爷因合并基础疾病,血氧饱和度一直波动在93%左右。为增强老人的肺通气功能,医生要求他每日携带氧气下床活动一到两个小时。可老人怕麻烦,总是拒绝下床。高敏和队员们就有意识地开导老人,并贴心地准备好吸氧装置,搀扶着老人在病区内散步。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的情绪舒缓了,血氧饱和度也上升了。恢复良好的老爷爷还走到隔壁老伴的病床前,拿起梳子为她梳头发,鼓励老伴多吃饭,赶快好起来,一起回家。
疫情面前,相濡以沫的爱情让高敏为之动容。她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将这一温馨感人的画面定格下来。
“未能见妈妈最后一面,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那对老年夫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妈妈和公公婆婆。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给我坚守的力量,让我坚定信心战胜疫情。”高敏说。
时间在紧张和忙碌中匆匆流走,高敏和队员们一刻都不敢放松,全力以赴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着“零感染”的目标,高敏时刻督促队员们做好个人防护,既杜绝防护不到位引起的职业暴露,又避免防护过度导致中暑、缺氧眩晕等意外的发生。作为领队,她不仅常常抽空给队员们做心理疏导,还提前抽时间为即将出隔离区的队员准备好矿泉水、饮料。她用贴心周到的关心,温暖着队员们的心,增强了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
经过35天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高敏和队员们圆满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用行动诠释了战“疫”初心。她说:“每次去一线,是患者的坚强和温情、队友的团结和鼓励,让我去时无畏、归来无恙、人生无悔。”
“疫”线坚守,筑起防“疫”之堤
“你们负责治愈患者,我负责保护你们。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穿脱防护服,不符合标准的绝对不能进舱,要确保大家一起平安回家。”高敏告诉记者,在坚守抗疫一线期间,由于防护服过于笨重,在层层防护之下,医护人员的视觉、听觉、触觉都会受到影响,严格流程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她就像我们的贴心大姐,什么事情都要为我们操心。”“她平时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的个人防护问题。”在医疗队队员的心中,高敏这个领队扮演着“贴心大姐”的角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寿艳红深有感触地说:“两次出征,我们都在一起。感觉高敏什么时候都是激情满格,在工作、生活及思想上给予大家细致的关心和照顾。”
在高敏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队员们“疫”线坚守,最终以“零感染、零差错”取得战“疫”胜利。
“高敏主任回来之后,把在援鄂、援乌工作中学到的好方法、好经验分享到了发热门诊。比如穿脱防护服、各类物品的消杀流程,她都给我们进行了细心指导,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归于流程化、具体化。”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刘慧说。
一刻不停歇、一丝不松懈、一直冲在前。不论是在市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还是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都能看到高敏忙碌的身影。她结合在抗疫一线学到的先进工作方法,把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筑起坚实的防“疫”之堤。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通过细化防控措施、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织密织牢医院的疫情防控网。”高敏说。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雄凯旋,服务人民。高敏说,两次抗疫经历,让她收获了勇气信心、医疗成果和团队友爱的协作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两次逆行经历,对我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成长,让我读懂了白衣天使光环背后的艰辛、付出和值得。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将继续发扬抗疫精神,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