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92) | 热夏提·西依提:“在新疆,谁都会这么做!”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木塔力甫

10月10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新疆良邦建材有限公司砂石料厂副总经理热夏提·西依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搓了搓粗糙的双手,朴实地说:“这只是件小事,在新疆,无论谁见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伸出援手。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关注。”
这位与方向盘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大货车司机,最近因一封跨越3000公里的感谢信走进了公众视野。河北游客李胜军将热夏提9月份在高昌区大河沿镇义务帮忙换轮胎的善举写进信中,并附上一幅写着“古道热肠”的书法作品,一并寄到了他的手中。
事情发生在9月6日。李胜军与六位中老年朋友在新疆自驾游途经高昌区大河沿镇时,车辆右后轮突然爆胎。人生地不熟,加上缺乏换胎经验,一行人被困在路边,手足无措。

10月10日,热夏提操控设备。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10月10日,热夏提(左一)和公司同事检查机械设备。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恰在此时,热夏提路过此地。“看到他们卸下行李站在路边,我立刻意识到这是遇到困难的外地游客。我常年开大车,处理爆胎是常事,就想着上前搭把手。”热夏提回忆道。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便开始帮忙更换轮胎。
整个维修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临别时,李胜军盛情邀请热夏提去河北做客,还想寄送特产表达谢意,都被热夏提婉言谢绝了。“我是新疆人,我也想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看到新疆人的热情和善意,这样才会有更多游客来新疆旅游,我们新疆也能更好地发展。”没有豪言壮语,热夏提用最朴素的想法,道出了行为背后最真挚的动机。

10月10日,热夏提(左一)和公司同事漫步在砂石料厂。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10月10日,热夏提为车辆添加润滑油。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这份流淌在血液里的善良,并非一时兴起。他告诉记者,这既源于母亲从小“能帮就帮”的谆谆教诲,也深受所在公司企业文化的影响。新疆良邦建材有限公司倡导的“团结协作、服务群众”理念,早已让他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热夏提家所在的高昌区大河沿镇新区社区,他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帮独居老人买菜送米、陪邻居跑腿办事、调解邻里小矛盾。他说:“我从来不会区分汉族、回族还是维吾尔族,我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谁有困难我都会帮忙。”
新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子琪表示:“接下来,我们社区不仅要通过‘好人故事会’‘善行分享会’,把热夏提的事迹讲给更多人听,更要以这些故事为载体,传递民族团结的深情,激发邻里互助的热情。”

10月10日,热夏提向社区干部咨询相关事宜。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热夏提的“走红”也赢得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女儿阿克旦·热夏提看到相关视频后,骄傲地表示要以爸爸为榜样;热夏提的母亲知道后,也连连夸他“干得好”。
如今的热夏提成了大河沿镇的“名人”,但他依然保持着谦逊本色:“我就是个普通新疆小伙,换作别人,也会这么做。希望外地游客看到这些事,能深入了解新疆人的热情和实在,以及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的温暖。”

10月10日,热夏提准备上车工作。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这份质朴的心愿,已在李胜军那里得到了回应。他感慨道:“热夏提的帮助,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在新疆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这份不期而遇的善意,如阳光般明媚,将长存我们心间。”
从紧握方向盘奔波的大货车司机,到街坊邻里交口称赞的社区热心人,热夏提用发自内心的善意,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书写成最动人、最接地气的故事。他表示:“以后要是还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还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让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海报制作: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