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造吐鲁番学研究新高地——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 阿地兰
“吐鲁番犹如一个文化聚宝盆,它拥有比敦煌更多的考古遗址,有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与文物。所以,吐鲁番学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深厚的研究潜力。”10月18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当天,吐鲁番学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暨第七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吐鲁番市开幕,荣新江正式受聘为吐鲁番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荣新江参加历史文献组相关活动。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 摄
专访中,荣新江围绕吐鲁番学的研究价值、发展现状、与敦煌学的差异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话题,深度解读了吐鲁番学所蕴含的学术魅力。
荣新江表示,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其地位举足轻重。这里出土的文书和文物,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乃至欧亚大陆历史、文化、民族、语言、宗教的 “活化石”。这些珍贵的遗存,承载着民族融合、交往与理解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研究素材。
“正因如此,前来参加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很多参会学者在本国学术界极具影响力,这一现象直观反映出吐鲁番学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而这种影响力的根基,源于吐鲁番学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属性。”荣新江说。
荣新江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在古代于阗史、敦煌学、吐鲁番学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成果丰硕,已出版20余部专著。他表示,吐鲁番学研究院成立20年来,多次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吐鲁番学的发扬光大。
在学术研究领域,吐鲁番学与敦煌学并称为姊妹学科。谈及两者的差异时,荣新江直言,二者发展路径存在客观差异。“吐鲁番的优势在于,不仅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城址,还有吐峪沟、柏孜克里克、胜金口等众多石窟及阿斯塔那、巴达木等墓葬,出土文书类型更丰富,且回鹘语、吐火罗语、叙利亚语、粟特语等多种语言文字比重远高于敦煌,学术挑战性更高。”
“吐鲁番不断出土新的文书与文物,为专家学者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所以吐鲁番学的前景更加广远,吐鲁番学的后劲更加强劲。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有学界的共同努力,有吐鲁番人的奉献精神,我相信吐鲁番学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与敦煌学‘比翼齐飞’。”荣新江对吐鲁番学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吐鲁番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荣新江对吐鲁番学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表示,要借助敦煌学的经验,引导研究敦煌文学、语言文字等领域的学者转向吐鲁番学,并且要启动《吐鲁番学大辞典》编纂工作,系统整合吐鲁番丰富的考古遗址、墓葬出土文物文书等信息,为研究者提供权威参考。
“我们应当积极编纂吐鲁番文书的全目,整理刊布高清吐鲁番文书图录,推进吐鲁番学研究的各方面专题和综合研究,共同打造吐鲁番学研究新高地,让吐鲁番学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天地。”荣新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