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从历经创伤到候鸟驿站 托克逊县白杨河治理交出“绿水青山”高分答卷
白杨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托克逊县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承担着全县六至七成的农业灌溉重任,滋养着这片土地。然而,这条生命之河也曾历经创伤。
1996年7月,天山东段山区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水,给托克逊县带来沉重灾难。水利设施几近全毁,交通、通讯、电力中断,白杨河沿岸道路桥梁严重损毁。
党员干部在修筑白杨河河堤。资料图。
转机始于2007年。当年,托克逊县启动白杨河整治工程。县委、县政府动员党员干部投身防洪工程建设,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的党员干部迅速组建起党员干部突击队,并成立女子服务队,全力保障工程推进。施工期间,各族群众主动送来馕、瓜果、绿豆汤等物资慰问一线建设者,干群齐心支援工程。在此过程中,凝练出“心系群众、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团结奉献”的“白杨河精神”。
白杨河穿城而过。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白杨河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白杨河畔,人、水、鸟和谐共生,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河岸两侧绿植葱茏,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一群群候鸟振翅翱翔,白杨河已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
候鸟在白杨河筑巢抚幼。
随着周边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白杨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3 年上半年,白杨河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九。如今,白杨河两岸绿树成荫,成为群众休闲纳凉、娱乐健身的绿色走廊。
候鸟在白杨河嬉戏。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托克逊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推进春植项目绿化工程,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与全民参与,在城区多处打造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从公园到街巷,从道路到景点,处处绿意盎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白杨河两岸景色宜人。
托克逊县在白杨河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是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新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力见证。在新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托克逊县将继续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这片土地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为新疆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绿色活力。
(托克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亚森江·麦麦提于苏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