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85) | 王玉玺:用镜头裁切时光定格美好吐鲁番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字昂 朱福平
“左手自然下垂,右手伸向前面,好,看镜头……”8月29日上午,阳光正好,鄯善县吐峪沟景区一处传统民居前,沐漫旅拍负责人王玉玺正半蹲着身子,一边打手势一边耐心引导游客调整姿态。阳光透过老榆树的枝叶洒在他黝黑的皮肤上,斑驳的光影随着快门声定格成一张笑脸。
今年32岁的王玉玺,已在吐鲁番扎根8年,深耕旅拍行业6年。从一名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到如今吐峪沟景区规模最大的旅拍店创始人,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成千上万游客与吐鲁番相遇的美好瞬间。
王玉玺与摄影的缘分要追溯到大学时代。就读于山东城市学院装饰设计专业的他,早在校园时期就展现出对美的敏锐感知。“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迷恋上了摄影,课余时间总拿着手机到处拍。”光影的变幻、色调的搭配、构图的节奏,这些视觉语言让他深深着迷。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西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产品图片拍摄。尽管工作稳定,但他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呼唤——他更向往风光摄影和人像摄影中那种与自然、与人真实相连的创作自由。
2017年,王玉玺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辞去工作,远赴新疆。这片土地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早已在他心中种下“诗与远方”的种子。“我从旅拍领队做起,三年间几乎跑遍了新疆所有知名景区。”王玉玺回忆道。那段时间,他不仅磨炼了摄影技术,更对新疆旅拍市场形成了清晰判断:新疆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而旅拍行业尚处于蓝海,潜力巨大。
王玉玺(左一)与游客沟通拍摄细节。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走过广阔天地,他最终选择将事业扎根于吐鲁番。“这里不仅有库木塔格沙漠的浩瀚、吐峪沟大峡谷的壮美,还有独特的生土民居文化和人文氛围,是摄影创作的绝佳土壤。”他说。创业之初,他在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搭建起简单的旅拍点。半年时间里,他独自承担从客户沟通、场景策划、拍摄到后期修片全部流程,逐渐积累了经验和口碑。
但王玉玺并不满足于此。三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吐峪沟景区,就被这里层次丰富的光影效果、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和淳朴热情的民风吸引。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更具旅拍深度开发的价值。说干就干,他多方筹措资金,在景区打造了沐漫旅拍店——如今这里已是吐峪沟规模最大、服饰道具最丰富的旅拍门店。
开店以来,王玉玺始终坚持事必躬亲。从服装道具的挑选维护、妆造设计的把握,到外景路线的策划、与游客的耐心沟通,他都全程参与。每年七、八月旅游旺季,吐鲁番气温常超40摄氏度,王玉玺和团队每天从清晨忙到日落。“虽然辛苦,但看到游客拿到成片时惊喜的表情,一切都值了。”今年8月,他的团队共接待了1000多位游客,有时一天要拍摄十几组客人。
王玉玺帮助游客选取拍摄服饰。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张甜在拍摄间隙告诉记者:“我们在小红书看到吐峪沟的照片特别美,专门来找王老师拍。他不仅技术好,还特别耐心,一路帮我们拿道具、找角度,拍出来的照片张张精彩!”面对顾客的称赞,王玉玺显得有些腼腆:“游客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真诚的服务为王玉玺赢得了越来越多回头客。今年春节,一位哈密游客专程来拍照。当时气温较低,王玉玺注意到客人衣着单薄,主动为她拿来披肩保暖,并在拍摄间隙讲述吐峪沟的历史文化。这份贴心服务让客人深受感动,“五一”假期,她特意带着家人再次来找王玉玺拍摄。这样的故事在王玉玺的创业历程中比比皆是。
在追求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王玉玺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旅游旺季时,他的旅拍店能提供6个以上就业岗位,吸引了当地青年加入。麦丽开·拜科日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王老师不仅教我们摄影技术,更教会我们如何与客人沟通、如何发现美表现美。”
谈及未来,王玉玺目光坚定:“我打算在现有外景拍摄基础上,增设室内棚拍项目,通过‘外景+影棚’多元拍摄模式,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他表示,将继续用手中的相机展现吐鲁番独特的美,让更多游客通过他的镜头,遇见吐鲁番、爱上吐鲁番。
王玉玺打造的沐漫旅拍店。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从拿着手机在校园拍摄的青年,到在吐峪沟定格万千游客笑脸的创业者,王玉玺的镜头里,不仅裁切着吐鲁番的壮美与温柔,更传递着一份关于美、关于真诚、关于追梦的执着。在这片热土上,他用坚守诠释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守能酿时光芬芳。
海报设计: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