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洲治水记:吐鲁番葡萄高效节水之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瑞麟
进入9月,吐鲁番市鄯善县连木沁镇连木沁坎村的葡萄销售接近尾声。全村8634亩葡萄地,预计产量达19858吨,销售额约1200万元。9月1日,连木沁坎村党支部书记帕塔尔·肉孜介绍,今年村里葡萄品质好、产量高,得益于葡萄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
在“火洲”吐鲁番,葡萄是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这里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干旱少雨的气候加上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使得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夏勒克村村民在使用高效节水设施(资料图)。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摄
2025年上半年,连木沁坎村完成了7040亩葡萄地高效节水工程,并在村里召开了现场推进会,通过理论讲解、实地观摩等方式,帮助村民掌握节水技术。“比起大水漫灌的方式,现在村民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完成浇灌,每滴水都直送葡萄根部,既减少了田间劳作,又能节水增产。今年下半年,村里还将完成1594亩葡萄地高效节水工程。”帕塔尔·肉孜说。
据了解,2023年—2025年,吐鲁番市分三期实施葡萄高效节水工程,计划建成63.86万亩高效节水农田,总投资9.58亿元。为高质量完成该项目,吐鲁番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制发多个操作性文件,明确项目建设管护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闭环式管理机制。截至目前,一期、二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12亿元,建成高效节水农田50.71万亩,三期将于2025年11月完成建设。
除微喷灌技术外,吐鲁番还在探索智慧化节水路径。在高昌区老城东门社区,2000亩葡萄节水智慧灌溉示范区正在试运行。该示范区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葡萄地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决策。管理平台会根据土壤水分、养分等数据,启动自动浇水模式,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村民对葡萄高效节水管道进行检修维护(资料图)。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摄
“节水精灌”模式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控制土壤水分,改善葡萄生长环境,增强树体抵抗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和肥料损失,进一步提升葡萄品质。根据观测,微喷灌模式下,葡萄含糖量平均值为22.56%,高于漫灌模式的21.77%。2024年,全市销售鲜食葡萄48.86万吨,收入19.53亿元,创历史新高;葡萄干产量22.02万吨,收入26.5亿元。
自葡萄高效节水工程实施以来,提升了果品质量,促进了葡萄产业发展,缓解了吐鲁番农业用水短缺问题。吐鲁番市水科所数据显示,全市葡萄漫灌、微喷灌亩均田间灌溉水量分别为910.23立方米、707.18立方米,亩均净节水量203.05立方米,节水率达22.31%。同时,地下水位回升,2025年第二季度上升1.05米,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监测站点数量明显减少。减支增收效果突出,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年水电肥可减支8002万元、增收10805万元,总计1.88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节水量达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节水量0.6亿立方米、地下水节水量0.9亿立方米,这对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吐鲁番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孜拉吾东·加拉力丁介绍,节水改造不是终点,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起点。吐鲁番在继续推进葡萄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的同时,正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晰工程产权,保障节水设施稳定运行;并将深化“节水+数字+生态”融合,探索水权交易、节水补贴等市场化机制,让高效节水工程成为吐鲁番绿色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