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借扇过山 ”今朝机械破岩 火焰山隧道见证丝路交通千年跨越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彦强 彭丹妮 朱福平)8月20日,记者在S24线鄯善至库米什高速公路火焰山隧道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装载机轰鸣作业,土红色山体间,一条贯穿火焰山山体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正稳步推进。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为火焰山披上了神话色彩。如今,随着隧道工程的启动,翻越火焰山不再倚仗神话中的“外力”,现代科技正重塑丝路通途。
火焰山隧道全长3.6公里,所在区域地质复杂,是业内公认的“地质博物馆”。施工团队为攻克围岩变形等难题,创新采用“超前水平钻孔支护工艺”,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逐段推进。“现在每掘进一米,位移仅0.3毫米,比预期更稳。”项目测量员刘印介绍,此前技术团队曾连续三昼夜攻关,克服富水卵石与细砂交互地层带来的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隧道内,智能设备大显身手:钢筋智能生产线将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隧道二衬台车使混凝土浇筑效率提升40%。钢筋工刘财猛感慨道:“以前绑钢筋全靠手,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现在有了机械帮忙,不仅省劲儿,精度还高。”
项目1标段总经济师冯超强指着墙上的施工进度图介绍,每掘进一米需经过超前地质预报、实时监测、智能支护三道“关卡”,位移、沉降等数据24小时传输,相当于给隧道装上了“千里眼”。
S24线鄯库高速公路北起鄯善县连木沁镇,与G30高速相接,向南纵穿火焰山、库木塔格沙漠,经迪坎乡、觉罗塔格山,终至托克逊县库米什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通车后进入南疆的车辆无需绕行,可实现高速直达,通行时间预计缩短2小时以上。
“年轻时骑骆驼去哈密得两三天,现在机器打通山体,以后坐车去哪儿都方便。这就是咱们国家的硬实力啊!”连木沁镇居民吐尔逊·沙吾提感慨道。
在极端干旱的火焰山,施工团队兼顾“破岩”与“护绿”:废弃物分类回收率达95%,沿线洒水降尘系统日均作业超10小时,植被恢复计划覆盖施工基地80%。冯超强介绍:“我们采用模块化施工法,让生态脆弱区实现‘施工不伤绿’。”
当夕阳为火焰山镀上金边,隧道内灯光依旧明亮。正如冯超强所言:“玄奘西行靠信念,我们挖隧道靠科技。”从神话“借扇过山”到现实中的“机械破岩”;从丝路古道的驼铃悠扬,到高速公路的车流滚滚,火焰山隧道的开挖,不仅是一次工程突破,更是丝路交通从“神话征服自然”到“科技对话山河”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