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逊县人大:办好“民生微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买迪努尔 谢懂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托克逊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小细微”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创新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精准解决一批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政工作人员在领取工具包。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 摄
“一次保洁能挣200元,一个月收入2500 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8月15日,在夏镇源泉花园小区的一户居民家,正在打扫清理房间的古丽孜汗・艾孜吾力满心喜悦地说。古丽孜汗是夏镇喀拉苏村村民,也是驿洁家政服务中心的职工。她农忙时在家打理田地,农闲时进城做保洁,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稳步改善。
这份安稳的幸福,源于“民生微实事”项目的落地。喀拉苏村村委会利用人大“民生微实事” 项目资金创办驿洁家政服务中心,将服务从农村延伸至城镇及周边乡村。目前,该中心已吸纳 30 名农村妇女持证上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不仅如此,喀拉苏村还成立了环保队,负责全镇的垃圾收集、转运和清理工作,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托克逊县人大代表、驻喀拉苏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努尔比亚・沙拉木更是把拍视频、做直播当作“新农活”,让当地的葡萄、哈密瓜、花生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网红俏货”,用流量为村民叩开 “致富门”。如今,她的抖音账号已发布相关作品250多个,全网播放量超1250万次,帮助300多名村民创收200多万元。
“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我们既服务了城乡群众,又促进了村民增收,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努尔比亚说。
友好社区南巷130盏路灯完成维修更换。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 摄
同样的暖心事,也在托克逊镇友好社区上演。
友好社区南巷平房区存在路灯损坏问题,居民夜间出行不便、安全隐患突出。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社情民意后,第一时间反馈给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实地走访后,将其作为重点民生问题上报。托克逊县人大常委会快速响应,将其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清单,让南巷平房区的130盏路灯得到了维修更换。此举不仅照亮了居民的出行路,更温暖了群众的心。
“路灯亮了,居民心里也亮堂。”友好社区党总支书记宋肖表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走进伊拉湖镇郭若村,成片的温室大棚孕育着丰收希望。此前,因浇灌面积扩大、水源不足,种植户的用水需求难以满足。
托克逊县人大代表、郭若村党支部书记艾合买提・热介甫联合11名人大代表集体协商,通过镇人大主席团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项目申请。最终,新建1.2公里低压输水管道项目被纳入“民生微实事”,由伊拉湖镇政府组织实施,人大代表全程监督。项目完工后,保障了86家种植户的“秋延晚”蔬菜种植及冬季育苗用水需求。
今年,托克逊县人大常委会共征集各级人大代表“民生微实事”项目74个,经实地调研审定35个,主要解决了8个乡镇(街道)在生活用水、出行交通、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民生微实事’项目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走访群众收集而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筛选汇总并报县委同意后组织实施。今年,全县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35项,目前已完工90%,本月底将全部完工并发挥效用。” 托克逊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登元说。
一件件 “民生微实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民生福祉的江海。今后,托克逊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汇聚民声民需,推动更多“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用“惠民生”落实“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