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80) | 吾斯曼·牙生:让千年沙疗技艺焕发新生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王子杰
盛夏的吐鲁番,热浪翻滚。在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医药(沙疗)代表性传承人、市维吾尔医医院医生吾斯曼·牙生正仔细检查患者的埋沙情况。这位扎根沙疗事业三十载的医者,用执着与创新让这项千年传统疗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沙温要控制在50—55摄氏度,埋沙深度要因人而异。”8月5日上午,吾斯曼一边为患者调整着埋沙深度,一边向年轻医师讲解操作要领。诊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正在有序等候。
吾斯曼·牙生查看患者的埋沙情况。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这片神奇的沙丘,承载着千年医道智慧。沙疗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就有详细介绍。这是一种利用自然资源磁性沙丘,通过热沙传导、磁性作用、矿物质渗透及沙粒按摩等实现综合自然理疗的方法。如今,在吐鲁番这片拥有独特自然条件的土地上,当地人智慧地延续和发展了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时候,我总蹲在沙丘边看大人们埋沙治病,那时就觉得这些沙子会‘魔法’。”回忆往事,58岁的吾斯曼依然充满热情。正是这份童年时期的好奇,促使他走上从医之路,并最终成为沙疗技艺的守护者与创新者。
吾斯曼·牙生向医护人员讲解沙疗注意事项。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吾斯曼发现了传统沙疗的“季节之困”——每年仅有6至8月能开展治疗。为此,他创新提出并带领团队研发出“室内四季沙疗”项目。经过多番试验,成功研发室内恒温沙疗系统,通过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完美复现夏季沙疗环境。翻开他的诊疗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千余例患者的治疗数据:古丽大妈沙疗时长需控制在20分钟,而来自南方的李先生则要延长至35分钟……
“现在我的老寒腿冬天也能治了!”正在接受治疗的一名南方游客竖起大拇指。“室内四季沙疗”项目的突破让沙疗治疗周期延长了3倍,不仅惠及本地患者,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者。
吾斯曼·牙生给实习医生讲解室内沙疗规范。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作为非遗传承人,吾斯曼格外重视技艺传承。他坚持言传身教,培养出多名技艺精湛的徒弟。“老师不仅传授技术,更教会我们医者仁心。”徒弟努尔比耶·夏伊麦尔旦深有感触地说,“跟着吾斯曼医生学习,我才真正读懂沙疗的门道——从不同产地沙子的矿物质差异,到风湿、腰腿痛等病症对应的埋沙深度与时长;从根据年龄、体质调整沙温,到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智慧。我也要把这门手艺好好传下去。”
如今,吾斯曼的身影活跃在多个乡村沙疗工作室。每周,他都会带着医疗箱和教学笔记深入基层,在为村民解除病痛的同时,更将培养传承人视为己任。“是吐鲁番的沙子温暖了我的一生,”抚摸着金黄的沙粒,他目光坚定,“现在,我要让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只要患者需要,只要沙疗有效,我的脚步就不会停歇——让这沙中的千年智慧,在更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
海报制作: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