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从“住有所居” 到“住有宜居”的蝶变——自治区成立70周年吐鲁番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之住房篇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热合拉
一座城市的成长与蝶变,是时代发展的生动映照。70年岁月变迁,吐鲁番市各族群众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民在小区打羽毛球。(资料图)
从狭小破旧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房,从烧煤取暖的烟熏火燎到用电采暖的干净舒适,从零散杂乱的老旧院落到共享共融的幸福家园…… 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吐鲁番市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奋斗目标,以住房为支点,撬动城市品质与百姓幸福感的双重跃升,书写了从“住有所居” 到“住有宜居” 的精彩答卷。
破茧成蝶:老旧小区的焕新密码
“小区改造后有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居住环境比以前好了太多!”7月10日,谈起小区的变化,高昌区高昌路街道绿园社区居民聂殿云言语间满是喜悦。此时的绿园小区,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健身器材旁闲聊的笑声、充电桩前来往的车辆,构成了一幅鲜活的宜居图景。
绿园社区儿童游乐区。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改革开放前,群众住房条件都比较差,一家几口人蜗居于一间屋子是常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日益改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及棚户区改造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安居梦”。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面子工程”,更是关乎数万家庭幸福的“里子工程”。近年来,吐鲁番市探索出一条 “留记忆、改功能、拆梗阻、增服务、营氛围” 的更新之路,让老旧小区焕新升级。
以荣获自治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创新案例奖的高昌区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其核心区域绿园社区的蜕变堪称典范。项目团队用“绣花功夫”破解空间困局,拆除隔(院)墙525米、违建房屋892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面积2.3万平方米;配套建设2个标准化停车场新增180个停车位,增设60组汽车、电动车充电桩;新建篮球场、羽毛球场并完善配套健身器材。改造完成后,9个零散小区被整合在一起,由一家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升级。此外,社区选派2名党员担任小区“红管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起“居民放心、环境舒心、邻里同心”的宜居家园。
这样的蜕变并非个例。自2022年以来,吐鲁番市以“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 的工作法,成功解决了66个老旧小区的“脏乱差”问题,提升了2.4万余名居民的生活品质 。
农房改善: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空间狭小、昏暗简陋,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生活方便又舒适。”2021年9月,谈及住进安居富民房的感受,托克逊县博斯坦镇博斯坦村村民艾米都拉·阿不力米高兴地说。
丰收广场。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近年来,吐鲁番市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大力推进安居富民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设安居富民房41856户,其中湖南省规划援建30000户。2016年至2019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7995户。
在农村土坯房变成砖混结构的安居富民房的同时,室内的取暖也开始从煤取暖向电取暖转变。
“以前家里烧煤取暖,到处都是煤灰,晚上睡觉还总担心一氧化碳中毒。自从安装了‘煤改电’设备,家里不仅更暖和,还干净整洁多了。”说起“煤改电”项目带来的生活变化,高昌区亚尔镇克孜勒吐尔社区居民卡哈尔·艾代吐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场绿色革命的背后,是吐鲁番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决心。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煤改电”入户改造90172户,惠及群众超35万人。
从 “烟熏火燎” 到 “清洁温暖”,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践行”,这不仅是居住方式的革新,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从厕所革命到环境卫生整治,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吐鲁番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步伐稳健有力。
共生共融:住房之外的幸福延伸
住房的价值,从来不局限于 “四面墙” 的空间。对吐鲁番人来说,房子之外的街巷、公园、邻里关系,共同构成了 “家” 的完整意义。近年来,这座城市以住房为圆心,不断拓展宜居半径,让“住得好”延伸为 “过得好”。
高昌区红星集市口袋公园。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样的生态氧吧,幸福感满满!”清晨,托克逊县法治公园凉风习习,慢跑爱好者刘宁在林荫道上舒展身姿。这处集健身、休闲、普法于一体的城市公园,是当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缩影。如今,这样的公园在吐鲁番有94座,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网络,房子与公园的 “无缝衔接”,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从梦想照进现实。
数据见证变迁。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663公顷,绿地率达41.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86平方米。
在托克逊县托克逊镇滨河社区,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成为新“网红”。居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完成垃圾投放,并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种创新的垃圾分类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社区居民李芳说:“现在街道干净了,空气清新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更强了。”
城市新增的车位、乡村亮起的路灯、群众绽放的笑脸……勾勒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从“住有所居” 到 “住有宜居”,吐鲁番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编织着城市发展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