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区第四中学有个“葡萄诗班”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谢懂飞 杨程)“来,让我们一起朗诵《我爱祖国》。”7月16日,在高昌区第四中学“葡萄诗班”的课堂上,曾带领乡村孩子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的湖南教师李柏霖,正指导13名学生围坐在一起,深情朗诵诗歌《我爱祖国》,用文字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7月16日,学生朗诵自己写的诗歌。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立三 摄
李柏霖来自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她在湖南创新创办的“田野诗班”,成功将诗歌创作融入乡村孩子的日常生活。此次,她作为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的联盟单位教师,专程来到吐鲁番,希望通过交流分享,为本地孩子带来新颖的教育体验,用诗歌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
在“葡萄诗班”教学中,李柏霖带来了一套特别的教学方法。通过填空接龙、击鼓传花等趣味活动,有效激发了吐鲁番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李柏霖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带领孩子们在葡萄架下观察生活、认识自我,将抽象的想象具象化。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模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用诗意观察世界的新窗口。
经过系统的诗歌创作教学,学生们的诗歌创作水平显著进步。学生阿伊谢·木海然创作的《我爱祖国》以其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师生好评。“在湖南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写诗,还获得了表扬,这让我非常开心。”阿伊谢分享道。学生马朝鑫同样深有感触:“诗歌不仅给我带来快乐,提升了文化素养,还让我学会了用更美的方式表达情感。”
“诗歌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声音,学会用文字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李柏霖在谈及教学理念时说,“我们希望诗歌能陪伴更多孩子成长,希望吐鲁番的孩子们能用诗歌记录美好童年,培养用美的视角观察世界的能力。”
据悉,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的14名教师于7月7日抵达吐鲁番,开展为期17天的暑期支教。除诗歌创作外,团队还带来了书法、合唱、心理辅导等课程,并将于7月20日进行教学成果展示。此次支教是该团队连续多年赴吐鲁番开展美育教育的一部分。
7月16日,李柏霖(前中)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立三 摄
近年来,高昌区第四中学不仅与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联合芒果V基金等机构打造了“快乐音乐教室”,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引入吐鲁番。这种跨越地域的教育合作,使“葡萄诗班”成为湘吐两地教育文化交流的生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