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产业集群“拔节生长” 工业经济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自治区成立70周年吐鲁番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之工业篇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木塔力甫
盛夏的吐鲁番,工业脉动与高温共振:高昌区七泉湖光伏产业园内,光伏板阵列如银色波浪,将炽热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鄯善工业园区中,新疆澎湃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线正将煤焦油精炼为高附加值产品;托克逊县小草湖风区,广东能源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现场的巨型风机阵列迎风矗立,叶片划破热浪缓缓转动……这幅充满动感的工业图景,正是吐鲁番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自治区成立70年来,吐鲁番工业从手工作坊起步,逐步构建起涵盖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我市不断试探摸索、风雨兼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一次次起跳,一次次蜕变,实现了产业集群“拔节生长”,挺起了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数据印证了这场蜕变:吐鲁番市工业增加值从 2013年的139.4亿元 跃升至 2024年的303.87亿元,增长164.47亿元,增幅达 117.98% 。
煤炭产业扩能升级:千亿级集群加速成型
作为吐鲁番的传统支柱产业,煤炭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单一炼化”迈向“多元精深加工”,从“资源依赖”转向“循环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
5月13日,新疆澎湃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澎湃动力)的生产线上,精馏塔、冷凝器等设备通过管道紧密相连,宛如一座钢铁森林,工人正对新建的9.54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区进行设备调试。
新疆澎湃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巡查输油管道。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 摄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供应链,按照“产运储销”协同模式,该公司2024年实施了9.54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区项目,同步推动危化品铁路运输栈桥、普货铁路货运栈桥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运营,未来将完成每年300万吨铁路运输的周转量。”该公司储运部主任蔺强说。
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效应在鄯善工业园区内持续释放。作为澎湃动力的上游企业,鄯善万顺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技术创新,实施了3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扩能改造项目,大幅提升原料煤焦油的加工能力。“项目投产后,原料煤焦油加工能力由原先的15万吨/年提升至30万吨/年,公司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1亿元。”鄯善万顺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袁国发说。
产业升级的加速度清晰可见:2024年,国能黑山露天煤矿产能从1300万吨/年核增至1600万吨/年,民心等5处总规模600万吨/年的煤矿开复工建设,全市煤炭产量突破3800万吨、同比增长89.5%。中泰综合利用制甲醇、信发洁净能源多联产等重点煤化工项目成功投产,泰亨、万合、亿航等一批千万吨、百万吨级重大煤化工项目稳步推进,千亿级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吐鲁番加速形成。
如今,吐鲁番煤炭产业已形成“开采—精深加工—储运—高附加值产品”的闭环链条。技术升级与循环利用双轮驱动下,千亿级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石油天然气产业:油气全产业链技术领航作用凸显
2月15日,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一期)正式开工,成为我市传统能源领域革新升级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所在的“大井区块”探明优质轻质油砂油储量达4000万吨,采用“边开发边研究、边探索边生产”的滚动开发模式,集成6项核心技术与26项行业特色技术,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
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负责人黄明表示,项目建成后,434口井所形成的产能将为当地炼化企业输送优质原料,为石油石化产业链筑牢根基,有力推动鄯善县经济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鄯善县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主任艾太强表示,中安集团项目的开工,是鄯善县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完善了现有的石油天然气产业链,还将与煤炭煤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形成强大的联动效应。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的发展潜能,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助力吐鲁番打造成为新疆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
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张坤 摄
鄯善县是吐鲁番市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围绕“八大产业集群”战略,优化布局、培育生态,成果丰硕。目前,已构建起涵盖勘探、开采、炼化、深加工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显著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吐哈油田稳产增产,温西一、温八气库群已形成10.4亿方调峰保供能力,全年原油产量142万吨,天然气3亿立方米。
今年,我市实施了油气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吐哈油田集中攻坚超深层、非常规、低渗透等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抓好南湖、丘东储气库项目建设,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加快“疆油疆炼”“减油增化”进程,推动现代化工向材料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打造自治区重要的油气储备基地。
新能源与装备制造 :“链式发展”激活新动能
近年来,吐鲁番坚持风电为主,推动“风光水火储蓄氢”一体化发展,实现“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903.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4.2%,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初具雏形。
5月26日,新疆武晓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晓新能源)二期年产400套风力发电塔筒项目正式投产,6条智能化生产线可满足单机容量10兆瓦以上大型风机塔筒生产需求,产能较一期提升30%,预计带动年产值突破10亿元。
武晓新能源副总经理崔宏介绍,自2024年9月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公司已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随着二期项目落地,企业年产能跃升至700套风电塔筒,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作为吐鲁番市“八大产业集群”战略的重点项目,武晓新能源塔筒项目填补了风电装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随着产能持续释放,“风机整机-塔筒-叶片-机舱罩”四大件为主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重大项目密集落地的推动下,吐鲁番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张。5月24日,国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总承包的1GW“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达21.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3万吨。同期,广东能源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中电建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华能吐鲁番市100万千瓦风电项目相继并网,标志着吐鲁番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浙江火电吐鲁番1GW“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航拍)。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蔡俊杰 摄
随着一个个新能源项目落地投产,不仅刷新了项目建设的“火洲加速度”,更推动当地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
回望70年征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奋斗历程,吐鲁番工业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历史性飞跃。八大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壮大,是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当前,吐鲁番工业发展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能源开发蹄疾步稳,新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共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煤炭煤电煤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油气全产业链技术领航作用凸显,新能源装备制造“链式发展”激活无限潜能。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全市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阔步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吐鲁番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集群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上,吐鲁番工业必将绘就一幅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的壮美画卷,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强劲的“吐鲁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