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火洲”游出冷水鱼——解密吐鲁番三文鱼产业链的“水韵密码”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区域之一,夏季气温经常40℃以上,地表温度高达75℃的地理条件似乎注定与水产无缘。可你绝对想不到,就在这个名副其实的“火洲”,竟然“游”出了冰鲜肥美的三文鱼!
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航拍)。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7月8日,是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渔场出鱼的日子。当天9时,吐鲁番市冷泉三文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的冷链搬运车已停靠在工作区。工人们收拢巨大的渔网,肥硕的三文鱼在渔网中翻腾跳跃。
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坐落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余脉的两座小山峰下,毗邻S301公路。104个深达2米多的圆形鱼池整齐排列,清澈见底的水池里,三文鱼成群结队地游动穿梭,银灰色的鱼身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鳞光。
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鱼池中的三文鱼。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三文鱼是典型的冷水性洄游鱼类,对生存环境和水质要求严苛,适宜水温在8℃—18℃之间,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澈、溶氧量高的水域。
“我们养鱼的水全部是来自于地下水,水温在13℃—15℃之间,季节变化对地下水的温度影响很小。pH值在6.8—7.2之间,水体溶氧量充足,水质纯净,非常适合三文鱼的生长需求。”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负责人浮光斌介绍。
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生产区。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该基地采用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水在鱼池循环一遍即排出,通过物理沉淀、生物处理、过滤消毒等环节,确保养殖废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最终有序排向下游渠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绿色生态养殖 。
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捞鱼。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一般状态下,我们要把三文鱼养到4公斤以上才开始捕捞,这时候的三文鱼油脂含量较高,鱼肉色泽鲜艳,口感更加鲜美,味道更加丰富。”浮光斌说。
12时,刚捕捞的三文鱼被转运至加工厂。经去内脏、清洗、遴选、分级等数道初加工工序后,紧接着去头、开片、拔刺,进行精细分割和真空包装。
“为了保障三文鱼的新鲜,我们通过全程冷链物流运输,最快48小时内,空运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我们的三文鱼肉质紧实、口感鲜甜,完全不输沿海城市的产品。”吐鲁番市冷泉三文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厂长朱峰超说。
刚捕捞出水的三文鱼。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新疆火洲坎儿井渔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占地近百亩,拥有10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4个三文鱼养殖基地、1个现代化加工厂。火洲冰泉三文鱼基地及吐鲁番市冷泉三文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均为其子公司。
朱峰超介绍,该加工厂现有生产线2条,一条初加工生产线,一条是精深加工生产线,每天可加工冰鲜三文鱼10吨。计划上马新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每天可加工三文鱼30吨,年加工能力可达7000至9000吨。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布局,并探索‘养殖+加工+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让吐鲁番三文鱼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朱峰超说。
吐鲁番市冷泉三文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清洗三文鱼。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摄
高昌区胜金乡木日吐克村村民努尔买买提·艾尼原来以种植葡萄和打零工为生。半年前,他进入吐鲁番市冷泉三文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工作,经过培训后,掌握了去头、开片、拔刺等技能,转型为产业工人。“来到工厂后,我学会了三文鱼加工技巧。现在收入比以前高了,生活也更好了。”努尔买买提高兴地说。
新疆火洲坎儿井渔业有限公司现有80余名员工,其中60%为本地群众,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三文鱼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
在该公司带动下,吐鲁番已形成从养殖、加工到冷链物流的三文鱼全产业链。依托陆基循环水技术和天山雪融水优势,在“中国热极”吐鲁番成功培育出高品质冷水鱼,改写了传统认知。
顾客们围坐桌边,品尝三文鱼刺身。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文娟 摄
“这三文鱼的口感太绝了!完全不输沿海城市!”夜幕降临,在吐鲁番葡萄夜市,游客丁明娟一边蘸着特制的芥末酱油,一边赞叹。
“没想到在吐鲁番能养殖三文鱼,吃起来口感超棒,价格很实惠,太喜欢了!”丁明娟的话音未落,邻桌的游客王雪忠也竖起了大拇指:“我在南方吃过不少三文鱼,能吃到吐鲁番养殖的冰鲜三文鱼,这种反差感太奇妙了!肉质紧实鲜甜,真的值得专程来打卡!”
店铺老板石明磊指着墙上的菜品展示图介绍,店铺距渔场仅40多公里,从捕捞到摆上顾客餐桌最快只需3小时。为了满足顾客的不同口味需求,店里研发了15道特色菜肴——从原汁原味的刺身、酸甜开胃的生腌寿司,到香辣过瘾的三文鱼炒饭,甚至连鱼皮都做成了酥脆的下酒菜。“南方客人喜欢清爽的酱油芥末,北方食客偏爱重口的椒盐、麻辣,我们都能满足!”
冰柜里,三文鱼以多样造型摆盘,刺身、炙烤等吃法尽显美味。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文娟 摄
如今,三文鱼不仅是食客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吐鲁番产业发展的新名片。从戈壁荒滩到葡萄架下,这场“冰与火”的奇妙碰撞,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火洲”,解锁“左手羊肉串,右手三文鱼”的独特体验。
从优质水源到陆基过水养殖,再到产业链延伸和夜市美食,吐鲁番的三文鱼产业链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这条产业链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也为本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力·阿力米提 黄文娟 薛子扬 马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