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一中暑期研学团走进吐鲁番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木塔力甫 实习生 阿依妮尕尔)7月3日,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嘉定一中)暑期新疆“走亲戚”研学团抵达“火洲”吐鲁番,开启了一场融合地理、思政、历史等多学科的深度研学之旅。11名沪籍学子走出课堂,在广袤天地间触摸历史脉络,感悟生态智慧,体验民俗风情,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嘉定一中学生体验“草方格”固沙实践。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木塔力甫 摄
研学首站来到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学生们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体验了“草方格”固沙实践。挥锹挖沙、铺设草料、填埋固定,一个个标准草方格在手中成型,构筑起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
嘉定一中学生在坎儿井民俗园景区参观。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木塔力甫 摄
走进坎儿井民俗园景区,学生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竖井、明渠和涝坝,了解这一古老水利工程的运作原理。嘉定一中高一学生刘欣怡感慨道:“坎儿井下凉意沁人。暗渠里奔涌的不仅是雪水,更是穿越时空的生存智慧。”
嘉定一中学生在葡萄沟景区体验打馕。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木塔力甫 摄
在葡萄沟景区的文化实践环节,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打馕全过程,并动手体验,在劳动中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喜悦与浓郁的民俗风情。“在葡萄沟景区我们体验了打馕,自己做的馕别有一番风味。”嘉定一中高一学生梅家璘分享道,“这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青春行动、心灵共鸣。”
据了解,此次研学活动是嘉定一中深化“两混一共”(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共同用餐)互嵌式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响应自治区教育厅“百千万”活动(组织百名新疆班学生暑期“走亲戚”、千名教师家访、万名学生返乡宣讲)的具体表现。
嘉定一中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办公室主任李桂华说:“活动让沪疆学子在深度交往中拉近距离,在体验中增进理解,既加深了对两地文化的认知,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