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浇水抡铁锹 今朝灌溉靠数据 “智慧大脑”绘就“火洲”节水新图景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加帕尔 马建山 张明先)6月25日,高昌区红星片区农业(畜牧业)服务发展中心主任艾合买提·沙力只是在办公室轻点了几下手机屏幕,位于高昌区葡萄节水智慧灌溉示范区内的微喷灌系统,便将灌溉用水精准输送至2000亩葡萄的根部。
“以前给葡萄浇水都是大水漫灌,农民扛着铁锹满地跑,费力又费水。现在有了‘智慧大脑’,动动手指就好了。”艾合买提笑着说。如今,得益于科技发展和新技术应用,吐鲁番在农业节水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年均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事关吐鲁番的长远生存与发展。
农业用水占吐鲁番全市用水总量的84%。作为主导农业的葡萄和西甜瓜,种植面积达90余万亩,既是用水大户,更是节水潜力所在。2023年,高昌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10.94万亩葡萄用上了管道微喷技术,告别了大水漫灌。对比发现,在同等土质下,该技术可节水30%左右。2024年,高昌区又划出2000亩葡萄地,作为节水智慧灌溉示范区,探索用智慧手段实现最高效节水。
在距离红星片区50多公里之外的鄯善县吐峪沟乡,3330亩葡萄和哈密瓜同样靠手机APP管理灌溉。种了170亩西瓜的农户常红义,对今年投入使用的智慧灌溉系统赞不绝口。“以前浇水全凭经验,现在看手机就知道该不该浇、该浇多少,种地更加科学高效了。”
“智慧大脑”通过太阳能与无线传输技术,将土壤墒情、气象数据实时回传;田间多功能气象站捕捉风速与湿度;地下土壤监测仪紧盯墒情温度;智能网关依据大数据自动触发预警……示范区内,这套由智能电动阀、智能网关、监测设备和物联网平台组成的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阀门自动开关、预警发送到灌溉策略优化的全程无人操作。
红星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依萨克·司马义感叹道:“如今,只需两人就能完成过去200人才能完成的浇灌工作,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腾出手的村民,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创业增收。”
从坎儿井“暗渠引水”到智慧灌溉“数据引水”,吐鲁番正经历一场“数字治水”革命。随着全市63.86万亩葡萄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智慧大脑”将在“火洲”续写更为清润高效的生态密码,让这片绿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