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56) | 阿不都萨拉木・热合曼:扎根能源一线 书写青春答卷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朱福平
4月24日,记者见到吐鲁番新捷能源有限公司港城园区客户服务站主任阿不都撒拉木・热合曼时,他正在给一位客户办理燃气业务。白色的墙面上,“奉献绿色能源,赋能美好生活”的黑色大字分外醒目。
“平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安全事项!”不到十分钟,业务纯熟的阿不都撒拉木就办好了这项业务,又开始给客户宣传燃气安全知识。在他身后,电子安全生产记录牌上闪烁着数字510——连续安全生产510天、历史最好记录510天、无一般C级及以上事故510天。这每一天里,都饱含着他和同事的付出与汗水。
参加工作14年,阿不都撒拉木扎根能源一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苦干实干的精神,书写着自己的青春答卷。
2011年8月,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专业毕业的阿不都萨拉木,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吐鲁番。他一头扎进了基层加气站,开启了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
阿不都萨拉木・热合曼在给客户宣传安全用气常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摄
“很多大学同学都选择留在繁华都市,而我选择了回家。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加工基地,我想为家乡的能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谈及当年的选择,阿不都撒拉木笑着说。
初进公司,阿不都撒拉木被分配到大河沿加气站。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工作,他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干好!”凭着谦虚好学的劲头,他很快就掌握了工作诀窍,成了站里的业务骨干。
2014年,公司计划在托克逊县黑山矿区建设LNG加气站。面对荒无人烟的矿区和充满未知的市场,阿不都萨拉木主动请缨带队出战:“我年轻,让我去闯吧!”
一套撬装设备、两座简易营房,这便是他和团队的全部“家当”。没有客户,就举着自制的广告牌,在路边一站一整天,热情地为过往司机引路;没有水,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每天往返20公里到镇上去运水。就这样,黑山矿区撬装站从无到有,天然气销量从最初的“0”发展到了每日4吨,成功为公司开拓了矿区市场。
2018年,阿不都萨拉木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他成功竞聘为托克逊拌面城北加气站站长。此时,由于天然气上游市场开放,这座曾经的“冠军”加气站正面临着大量客户流失、销量急剧下滑的严峻考验。
阿不都萨拉木・热合曼在检查加气软管。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摄
“绝不能让冠军的牌子砸在我手里!”阿不都萨拉木果断和公司签下“单日5万方销量”的“军令状”。在公司的支持下,他在该站推出 “蓝天卡”会员体系,打造“司机之家”。免费淋浴、餐饮优惠、货运信息共享……这些暖心举措,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货车司机李师傅感慨地说:“我们宁愿多跑点路来这加气,图的就是这份实在!”短短三个月,这座“冠军”加气站的销售量较促销前单日提高了33%,2019年为公司创利1600余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阿不都萨拉木时时不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现站内员工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存在困难,他就自费购买教材,组织大家认字练字,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培训。“我想大家都快速成长起来,让团队更有凝聚力。” 这句话,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
“我们多检查一遍,客户就多一分安心。”这是阿不都萨拉木的口头禅。每次交接班,他都会仔细检查设备,连角落的油污都不放过。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着整个团队。与阿不都萨拉木共事3年的同事、吐鲁番新捷能源有限公司港城园区客户服务站安全设备员徐嘉鸿感叹地说:“跟阿站长一起工作,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阿不都萨拉木・热合曼和同事探讨业务。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摄
14年的时光里,阿不都萨拉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新疆分公司“安全管理先进个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他的故事激励着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在不懈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人生辉煌。
“现在新能源加气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我要继续加强学习,把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吃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面对未来,阿不都萨拉木信心满满。他说,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教给新员工,让安全服务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
海报制作:王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