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个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落户交河故城
今年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日”设立42周年。当天,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迎来一项创新举措——新疆首个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文物局签署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开创了新疆“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文物遗产的新模式。
双方为吐鲁番市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艳宏 摄
签约仪式现场。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艳宏 摄
交河故城作为丝绸之路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土结构古城遗址,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历史。新设立的司法保护基地将集案件审理、文物修复、法治宣传和司法研究四大功能于一体,重点审理辖区涉文物遗产案件,构建起“预防-保护-打击”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吐鲁番拥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49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副庭长孙健表示,该基地的设立是司法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重要实践,今后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将面临更高效的专业化司法审判。
俯瞰交河故城。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艳宏 摄
市文物局文保考古督察科副科长刘怡说:“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我们将与法院通力合作,让文化遗产在法治护航下焕发新生。”
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参观交河故城展板。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艳宏 摄
活动现场,游客王女士感慨道:“看到现代司法力量守护千年遗址,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据悉,该基地还将设立巡回法庭,通过以案释法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艳宏 伍海燕)
[责任编辑: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