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吐鲁番杏花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二)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丹妮
年年花开,今春尤盛。3月22日,“新疆第一春 花开吐鲁番”2025吐鲁番杏花季文化旅游活动在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启幕,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全疆最早迎来春天的地方,吐鲁番市以杏花为媒,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
人气“聚”起来,消费“热”起来。吐鲁番杏花季不仅提升了文旅“人气”,更带来了滚滚“财气”。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在南湖村的农文旅体验长廊,长长的摊位一眼望不到头。这里有苜蓿、葡萄干、黑羊肉、高粱面馕等特色农产品,也有刺绣枕头、民族服饰等手工艺制品,还有拌面、烤肉等风味美食。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游客挑花了眼。
“韭菜肉拌面五份,再加十串烤肉……”在南湖村商业一条街的一家拌面馆里,艾力·托合提正热情地招呼进店的食客。他说:“每年杏花季我都来,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托克逊美食。”
杏花园里,南湖村村民加帕尔・马合木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他在万亩杏林中推出“杏林驼影”体验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谈及这几天的收入,加帕尔满脸笑容地说:“杏花季开幕后,我的103匹骆驼从早忙到晚,日均骑行订单超80单、合影超120单。仅开幕当天的收入就达到4280元,相当于过去放牧两个月的收入。”
借助赏花客流,村民木拉提・帕塔尔一天就卖了5000元的馕。种了8亩小葱的菜农王伟军,也很快售罄了两辆三轮车的货物。在他们看来,“杏花季就是群众增收的黄金期。”
为支持村民创业增收,南湖村免费开放了100余个摊位,形成了“农产品销售+农家乐+房屋租赁”的多元增收模式。村民外力・库尔班将宅院改造成农家乐,今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他高兴地说:“现在村里越来越热闹,游客来了有地方住、有特产买,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
杏花季打造出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也点燃了村民的致富期盼。自2013年举办杏花季活动以来,当地村民纷纷投身到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开辟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解锁通往幸福与繁荣的“杏”福密码。
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游人如织,100余个摊位生意火爆。现场除了烤全羊、手抓饭、黄面烤肉、酸奶粽子等特色传统美食之外,还有做工精美的手工艺品、立意新颖的文创产品、文化积淀深厚的非遗展示,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摊主们纷纷表示,杏花节为他们带来了难得的商机,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鄯善县吐峪沟乡杏花村风景如画,现场活动精彩不断。当地不仅开放杏园供游客赏花,还设置了民俗展示区,让游客深入了解鄯善县的文化底蕴。此外,风筝表演赛、库木塔格汽车拉力赛、吐峪沟文旅小镇“一眼千年”开城仪式等系列活动,既为杏花季增添了新的活力与魅力,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杏花刚刚开放,来自浙江的游客丁婧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杏子什么时候能成熟?能不能过来采摘?有没有渠道购买?”从赏花到售果,杏花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影响力不仅在当下,更在长远。从“一朵花”到“一条链”,吐鲁番市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举办杏花季活动,不仅打响了吐鲁番‘新疆第一春’的知名度,更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市文体广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入挖掘杏花季活动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进一步补齐文旅配套“拼图”,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游客饱了眼福,村民鼓了腰包。吐鲁番以花为媒、以节会友,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