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吐鲁番市两处石窟首次向公众开放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新疆台 吐鲁番台 刘字昂 刘宇杰 李彦强 加帕尔 木塔力甫 阿地力):今天,吐鲁番市雅尔湖石窟和胜金口石窟正式首次向公众开放,标志着新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迈出新步伐。这两处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千年瑰宝,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亚尔乃孜沟两侧台地悬崖上,曾是交河故城所属的一个寺院,两者相距仅800米。现存洞窟22个,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为僧人禅修场所,下层可能为僧房或生活区域。此次主要对外开放的是4号窟和7号窟。
吐鲁番市文物局讲解员 努尔比娅·阿不力米提:我们现在在雅尔湖石窟的第4号洞窟。4号窟是吐鲁番石窟群里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壁画面积110平方米,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顶部是8排千佛,一排是57身,两侧是说法图。
雅尔湖石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末到五世纪中期的北凉,沿用至公元866年到13世纪的高昌回鹘时期。窟内遗存有精美的壁画和大量的汉文、回鹘文、粟特文等多种文字题记,实证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历程。在AR数字展厅,戴上AR设备,高昌回鹘时期的石窟景象在眼前徐徐展开,原本褪色的壁画重现绚烂色彩,飞天衣袂飘舞的细节清晰可见。
乌鲁木齐游客 关青根: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了当时的历史,体验了VR眼镜,还原了当时的精彩壁画,看了以后非常震撼。
交河故城文物管理所所长 王建东:我们采取这种“数字+文物”的方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古代时期,作为交河故城民间寺院,这里当时保存的壁画体量以及丰富的内容。
在经过多年的保护加固和壁画修复后,胜金口石窟今天也开放,迎接游客 。胜金口石窟即胜金口佛寺遗址,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镇巴达木村北部,由南寺院、北寺院和生活区三部分组成,大约建于唐西州时期,并沿用至高昌回鹘后期。
胜金口佛寺遗址讲解员 阿比旦·沙塔尔:我们所在的位置这个洞窟是5号洞窟,是长方形、纵券顶的洞窟,可以看到正壁和左右两侧,都有树木,还有飞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顶部还有垂幛纹、倒立三角纹,还有宝相花组成的。时代是9世纪末(至)12世纪之间所开凿的一个洞窟。
陕西游客 贺梦杰:真是太激动了。得知它开放,我第一时间就来了。能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很幸运,感觉自己和千年历史来了次亲密接触。
湖北游客 杨诗羽:真是被震撼到了。工作人员的保护修复工作太了不起,修复后的壁画色彩、细节栩栩如生,让这些珍贵文化遗产重焕生机。
经过考古挖掘,胜金口石窟出土了约700件壁画残片,上百件文书残片,还有木器、陶器、绢画、织物等大批珍贵遗物。
石窟是集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也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留下了丰富的石窟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