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吐鲁番雅尔湖石窟迎来首次开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字昂 刘宇杰 阿地兰)4月5日,历经一年的保护修缮和数字化建设,吐鲁番雅尔湖石窟迎来首次对外开放。此次开放标志着雅尔湖石窟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游客可通过AR导览等数字技术,在虚实融合的场景中直观感受这座千年石窟的艺术魅力。
雅尔湖石窟全貌(航拍)。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依玛旦·艾热西丁摄。
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亚尔乃孜沟两侧台地悬崖上,古称“西谷寺”,曾是交河故城所属的一个寺院,两者相距仅有0.8公里。现存洞窟22个,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为僧人禅修场所,下层可能为僧房或生活区域。此次主要对外开放的是4号窟和7号窟。
据悉,此次开放的雅尔湖石窟的第4号洞窟是吐鲁番石窟群里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壁画面积达110平方米,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顶部是8排千佛,一排是57身,两侧是说法图。
游客在雅尔湖石窟参观。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 摄
雅尔湖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北凉时期,沿用至宋元时期,窟内遗存有精美的壁画和大量的文字题记,是研究丝路北道佛教传播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遗存。该石窟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交河故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作为交河故城组成部分被纳入其中。
游客正在参观雅尔湖石窟(航拍)。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
当天,记者在雅尔湖石窟看到,游客从游客中心出发,在入口处的智慧导览屏幕前,率先了解了洞窟、佛塔和古道等文物的详细介绍。之后,沿着木质楼梯来到二层,体验这里的AR数字展厅。乌鲁木齐游客关青根戴上VR眼镜后惊叹:“破损的壁画在虚拟技术中‘复原’,历史仿佛触手可及!”
游客在雅尔湖石窟参观(航拍)。高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依玛旦·艾热西丁 摄
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小雄得知石窟开放的消息后专程前来考察。“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能以更安全、更智慧的方式向公众开放,我非常的高兴。后续,我们计划对石窟内的壁画进行技术上的复原,然后加以临摹,用于吐鲁番博物馆石窟壁画的展出,更多人读懂其文化价值。”王小雄说。
游客使用AR眼镜观赏壁画。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 摄
为保障开放安全,吐鲁番市文物保护部门与交河故城景区对石窟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环境整治,并做了安全评估。在游客服务方面增设了担架、轮椅、紧急药箱等便利设施。
“我们通过保护修缮和数字化建设,对石窟寺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和展示内容做了提升。”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长王建东表示,此次升级首次引入了智慧管理平台,采用“数字+文物”的方式,解析这些壁画的体量及文化内涵,让雅尔湖石窟艺术能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