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新筑基 绿色转型领跑 ——吐鲁番市一季度重大项目攻坚全景观察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通讯员 张坤 许艳宏 李靖海
今年一季度,吐鲁番市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在传统能源提质增效、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及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三大领域全面发力,形成“能源革新筑基、绿色经济领跑”的强劲态势。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标杆项目密集落地,在能源开发、清洁技术应用及循环经济模式创新中突破频频,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传统能源升级:创新驱动产业链延伸
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一期)开工仪式现场(航拍)。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张坤 摄
2月15日,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一期)正式开工,成为我市传统能源领域革新升级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所在的“大井区块”探明优质轻质油砂油储量达4000万吨,采用“边开发边研究、边探索边生产”的滚动开发模式,集成6项核心技术与26项行业特色技术,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
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负责人黄明表示,项目建成后,434口井所形成的产能将为当地炼化企业输送优质原料,为石油石化产业链筑牢根基,有力推动鄯善县经济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鄯善县作为新疆四大油气生产区之一,近年来围绕“十大产业集群”优化布局,已形成涵盖勘探、开采、炼化、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该项目将联动煤炭煤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集群,释放区域经济潜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跃升。”鄯善县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主任艾太强表示,今后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承诺,全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新能源崛起:风光热资源赋能绿色经济
中安集团吐鲁番鄯善油气项目(一期)施工现场。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张坤 摄
3月25日,高昌区粤新集团200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一期50万千瓦工程正全速推进。项目负责人崔高杰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6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依托这一项目,粤新绿色(新疆)能源集团年产300套6.0兆瓦及以上风机项目、新疆武晓新能源有限公司300套塔筒生产线相继投产,使高昌区形成了从风电项目建设到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生态,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绿色转型。
与此同时,在高昌区七泉湖光伏产业园,唐山海泰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目前,该项目90万千瓦光伏已全部建设完成,其中30万千瓦光伏已实现并网发电,预计今年5月份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近年来,高昌区以七泉湖光区和小草湖风区为基础,科学规划,高质量完成新能源规划“一张图”。高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丁振华介绍,目前,小草湖风区已建成风力发电项目15个,装机规模90.4万千瓦;光伏发电区以七泉湖光伏园为依托,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8个,装机规模76万千瓦。这些已建成项目为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高昌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传统产业转型:循环经济引领可持续发展
唐山海泰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航拍)。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许艳宏 摄
3月29日,总投资71亿元的托克逊县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开工。项目以黑山矿区优质长焰煤为原料,采用“富油煤分级提质+循环经济”模式,创新应用多联产煤热解技术,同步建设二氧化碳捕集与绿氢耦合制甲醇装置,形成从煤炭分级利用到碳资源循环的闭环产业链。
新疆亿航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亮介绍,该项目由7大核心装置集群构成,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33个月建成,投产后年处理500万吨原煤,可产出提质煤226万吨、液化天然气30万吨、绿色甲醇10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
托克逊县位于中天山成矿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超过150亿吨,预测可新增储量280亿吨。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同步推进再生资源利用,构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托克逊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刁飞表示,今后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靶向施策”助力企业纾困,加速新签约项目落地进程,实现“有温度”营商环境和“见速度”项目建设双提升。
粤新集团2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航拍)。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许艳宏 摄
短评:
吐鲁番市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彰显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传统能源提质升级、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循环经济模式创新“三箭齐发”,既激活了资源潜能,又破解了生态约束,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提供了实践样板。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落地吐鲁番,推动本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并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些项目不仅是经济引擎,更是民生工程——带动就业、改善生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当前,吐鲁番正以重大项目为支点,加速向现代能源经济体系转型。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拓宽绿电消纳场景、完善政策保障,让资源禀赋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在丝路经济带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火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