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㉞ | 闻庆民:一纸一画 复刻火洲壁画千年风华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朱福平
1月15日,记者来到吐鲁番博物馆内的丹青坊艺术工作室,只见一位神情专注的画师正手拿画笔,在一面铺满桑皮纸的墙壁前挥洒自如,勾线、上色,每一步都显得有条不紊。这位画师便是今年52岁的闻庆民。
趁着休息的工夫,他与记者分享起自己与吐鲁番壁画、桑皮纸的不解之缘。
“桑皮纸传承千年,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临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也成为众多壁画爱好者的‘心头好’……”在闻庆民心里,传承千年桑皮纸技艺、复刻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是自己人生的一篇“大文章”。
闻庆民为壁画上色。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谈及与桑皮纸、壁画的结缘,闻庆民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小时候,我就对存世上千年的桑皮纸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充满好奇。”他深情地回忆道,“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间,在我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1995年,从河北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后,闻庆民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但内心深处对绘画的那团“火”始终未曾熄灭。2018年,他决定重拾画笔,专注于国画创作。在探索过程中,他发现了桑皮纸的魅力,并深入了解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的残缺与流失,这深深触动了他。于是,他萌生了推广桑皮纸、复制并展示壁画的想法。
闻庆民绘制的壁画(局部)。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从事广告行业期间,我一直在学习新的绘画技法,没想到最后真的有了‘用武之地’。”闻庆民说。
近年来,随着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绘画也成为新的潮流。2024年9月,“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在吐鲁番市文化馆展出,闻庆民担任义务讲解员,感受到了桑皮纸与国画之间碰撞出的独特魅力。他说:“游客对桑皮纸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和开心。”
闻庆民与学生研制颜料。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同年,闻庆民正式启动了壁画“复制”工程。他深知,绘制壁画是一项繁复且反复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绘画过程中,他严格遵循古人的技法,分多次上色,以确保每一幅壁画都能精准还原其历史风貌。同时,他还不断探索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绘制的效率和精准度。
为了确保壁画的颜色能够经久不衰,且更贴近原作的风貌,三年多来,闻庆民时不时跋涉在吐鲁番周边的山里,采集矿物原料,经过精心研磨后制成颜料。“我想让自己画的壁画在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仍能保持原有的色泽,供后人观赏。”闻庆民如是说。
闻庆民在桑皮纸上绘制的部分画作。(拼图)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然而,壁画绘制并非易事。由于壁画尺寸巨大,有的宽达十七八米,高达五米多,闻庆民和他的团队不得不采用蜂窝滤芯钢板作为绘画载体,将壁画分割成多个部分进行绘制,然后再拼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不仅考验绘画技艺,更考验绘画者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尽管困难重重,但闻庆民从未想过放弃。他说:“每当看到游客对壁画点赞,我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这些来自游客的鼓励和认可,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闻庆民翻阅壁画相关资料。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展望未来,闻庆民有着更为远大的规划:继续深挖吐鲁番高昌时期的壁画艺术,将更多的吐鲁番壁画和其他题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吐鲁番灿烂多元的文化。
海报设计: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