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㉗ | 田志霄:一口好列巴,做出“火洲味”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朱福平
“您好,今天新鲜出炉的列巴正在打包,预计半个小时后送达快递站……”2024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鄯善县辟展镇乔克塔木村的新疆西域天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时,公司负责人田志霄正忙着协调列巴的线上销售细节。
该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田志霄的带领下,依托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资源,深耕食品行业,不断在市场拓展、渠道建设、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等方面发力,先后推出9款不同口味的列巴。这些产品不仅深受本地居民喜爱,更远销至全国多个省(区、市),成为宣传吐鲁番特色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
田志霄与员工交谈。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田志霄今年39岁,在吐鲁番生活工作了22年。提及这段经历,他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深情:“吐鲁番,这片神奇的土地,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时间回溯到2002年,田志霄怀揣梦想从甘肃省会宁县参军入伍,来到火洲吐鲁番。8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在这片风沙与高温并存的土地上磨砺出坚韧的意志,而吐鲁番人民的热情与淳朴,则深深触动了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美食与爱情,让他决定扎根于此。
制作好的列巴(拼图)。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2010年,退役后的田志霄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没有选择回到熟悉的家乡,而是与新婚妻子朱晓园共同留在了吐鲁番,开启了创业之旅。西餐厅、快递公司、小吃店……他们尝试过多种经营方式,但创业的道路总是充满挑战与艰辛。
由于缺乏经验,田志霄投资的创业项目相继遭遇挫折,资金一度紧张。“那段日子,我四处筹借资金,压力山大。”田志霄回忆道。不过,面对困境,他并未妥协,而是不断提升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在一次市场调研中,田志霄发现了新的机遇。“吐鲁番的糕点类生产加工企业相对较少,而市场需求却十分旺盛。”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妻子朱晓园曾系统学习过烘焙相关知识,决定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开辟新的创业赛道。
田志霄参加培训和获奖照片(拼图)。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2019年,田志霄成立了新疆西域天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亲自负责管理和销售,妻子则专注于产品研发。当年,公司推出蛋糕、饼干、月饼等产品,凭借出色的品质与口感,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生产销售逐渐稳定,田志霄开始思考如何将吐鲁番特色干果融入产品,打造更具地域特色的食品。经过多次尝试与改进,西游系列列巴应运而生。这款列巴口感独特且耐保存,迅速成为公司主打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田志霄在线上与客户对接。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虽然公司经营日益稳定,但田志霄并未满足于此。为了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在鄯善县政府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方支持下,他先后参加了湖南大学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乌鲁木齐军创企业家培训班、中南大学军创企业家培训班等,对公司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规划。
2023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考察,田志霄决定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这一变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销售额,更让吐鲁番的美食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当年,该公司销售额便达到了300万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糕点和原材料(拼图)。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田志霄深知,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随着公司效益提升,他开始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他说:“吐鲁番这片热土成就了我,作为退役军人,我希望能为这里的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目前,该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了21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2名残疾人。员工的最低月工资达到了3000元,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做好列巴最重要的就是真材实料、用心用情。”田志霄常常这样教导员工,无论是大类上的有糖无糖,还是小类中的牛奶、荞麦、干果口味,他都要求做成健康、高标准的产品,以擦亮吐鲁番食品的金字招牌。
公司外景。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谈及未来,田志霄信心满满:“今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了一笔贴息贷款,第一家分公司也即将投入运营。同时,我还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让吐鲁番的美食走向全国各地。”
海报制作: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