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福祉 共绘幸福画卷 ——吐鲁番“奋进2024”年终特别报道之七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热合拉
今年以来,吐鲁番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办好50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体现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棚户区改造项目。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吉斌 摄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推进“煤改电”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就业服务保障……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着千家万户,勾勒出一幅幅幸福图景。
民生实事让幸福“加码”
新铺的水泥路面平整宽阔,新建的停车场宽敞整洁,老人们在长廊下下象棋,孩童们在篮球场嬉戏……近日,记者走进高昌区绿园小区,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绿园小区居民在下棋。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 摄
绿园小区是高昌区最早建设的小区之一,长期以来存在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问题。今年年初,高昌路街道绿园社区党支部积极申报拆墙并院改造项目,拆除了隔(院)墙和违建房屋,新增了停车位、篮球场和羽毛球场,配套了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安装了绿色环保垃圾箱,增设了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该小区居住20余年的居民周树茂高兴地说:“小区改造后,基础设施全了,环境也更美了,生活很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2024年,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35个,总投资 2.59亿,惠及居民14013户。
“我们以互嵌社区提升、增进文化认同、空间设施共享为目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留、改、拆、增、营’的混合更新改造模式,整合老旧散小区,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与房地产监管科副科长尕文花说。
如果说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颜值”的重要举措,那么“煤改电”项目则是改善民生的“里子”工程。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绿色、节约、高效、安全的清洁供暖体系,大力实施“煤改电”项目,让清洁取暖成为各族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便捷过冬的新选择。今年,各区县共有28433 户农户参与“煤改电”工程。
“以前过冬家里都是烧煤取暖,房子里全是灰,还担心煤烟中毒。现在安装了电采暖设备,房子里不仅更暖和,也变得干净了。”亚尔镇克孜勒吐尔社区居民卡哈尔·艾代吐力笑着说。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供电设备。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吉斌 摄
在提升居住品质,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的同时,我市也在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
今年,我市将发展老年助餐点作为支持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建设了234 个老年助餐服务点,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惠及7.58 万老年人。同时,投入108万元资金,对31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添置床头扶手、如厕坐便器扶手、防滑地板胶等助老用品,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老年助餐点运营可持续性上发力,从运营补助、设备补助、就餐补助等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全市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提质升级,努力构建‘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养老服务。”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负责人许嘉松说。
稳住就业“压舱石”
“此次招聘会不仅有许多优质岗位资源,还提供就业政策指导咨询,对求职者帮助很大。”11月 29日,在“职引未来——2024 年自治区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招聘会现场,大学毕业生卡哈尔·斯提尼牙孜说。
招聘会现场。(资料图)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今年,我市始终将就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强化就业措施、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落实就业政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全市 6104名高校毕业生中,5819人实现就业;410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3058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市采取有效措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保障有力。
“今年,我们压实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责任链’,不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拓宽农村劳动力务工渠道,通过精准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持续援助帮扶重点群体,精准摸排开展紧贴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等措施,我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四级调研员余刚说。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2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6.16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开展各类培训5.17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4%。
筑牢根基育桃李
10月19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吐鲁番校区迎来首批128名大一新生。该校的设立是我市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吐鲁番校区学生在食堂就餐。(资料图)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食堂和体育设施,为新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李强说:“学校的环境特别好,饭菜也可口,我会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教育事业均衡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今年,我市各学校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育人理念,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创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1所、德育示范校1所、语言文字示范校2所,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6个。
“2024年,我市投入资金3.19亿元,新建吐鲁番市(高昌区)第六中学、高昌区第七中学、鄯善县红石榴船山小学3所城区学校,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实施‘教育清凉工程’和‘护眼灯工程’等项目,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空调6055台,对1267间教室进行照明改造,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春涛说。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致力于交出“人民满意、学生出彩”的教育答卷。
短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吐鲁番市从多维度聚焦民生关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温度切实增进百姓福祉,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幸福画卷,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让民众真切感受到稳稳的幸福,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接连不断的新起点。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我市始终聚焦民生福祉,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举措,让民生画卷更加绚丽多彩,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