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⑯ | 郭从林和他的“葡萄秘诀”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 王子杰
“我们把剪掉的枝条粉碎加工,再倒回土壤,腐烂后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可当作有机肥还田。”11月18日,记者见到郭从林时,他正在葡萄连栋大棚示范基地,指导工人将剪掉的葡萄枝条逐一进行粉碎。
葡萄连栋大棚示范基地。 郭从林供图
20多年来,高昌区红星片区老城东门社区居民郭从林不断探索最新的葡萄种植管护技术,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种植方法,走出了一条绿色有机高端种植之路。
郭从林正在修剪葡萄枝条。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吐尔逊 摄
今年66岁的郭从林曾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回河南老家种大棚蔬菜。1995年,当时的老城东门村(即今老城东门社区)搞无土栽培时,郭从林就从河南老家来到老城东门村,受聘担任技术员。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吐鲁番这片热土,并于1996年把户口迁来,成了地道的“吐鲁番人”。
扎根吐鲁番后,郭从林也种起了葡萄,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他种植的“巨盛一号”葡萄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当别的葡萄种植户还在为葡萄能卖上好价钱与收购商讨价还价的时候,郭从林只需在家里打几通电话,就把自己种的葡萄卖完了。
说起葡萄畅销的“秘诀”,郭从林说:“我总结出来几个小窍门,就是做好差异化选种、管理到位和提前对接好客商。”
“巨盛一号”葡萄。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吐尔逊 摄
多年来,面对吐鲁番种植面积最广的无核白和马奶子葡萄,郭从林琢磨着市场规律,想到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1998年,他试种了40亩红提葡萄,发现种植效益比无核白葡萄高一倍。
一次,一位葡萄专家建议郭从林种植早熟且效益更好的“巨盛一号”葡萄。于是,他专门引进了“巨盛一号”葡萄进行试种。2023年,“巨盛一号”葡萄挂果,郭从林结合生长周期,在葡萄落叶前后用有机肥,在葡萄萌芽时及时打顶,在葡萄开花前后增施叶面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葡萄的优质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人正在粉碎剪掉的葡萄枝条。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吐尔逊 摄
通过规程化、精细化管理,2023年6月,郭从林的10亩“巨盛一号”葡萄成熟,坐果率达90%,亩产约2.5-3吨。他抢抓时机,积极联系北京、湖南、内蒙古等地客商和本地批发市场,凭借品种优势,顺利达成收购意向。郭从林说:“‘巨盛一号’葡萄一般6月底至7月初成熟,售价每公斤达15-20元,经济效益突出。”
今年,郭从林获得乡村振兴日光温室大棚种植项目资金70万元,并建成葡萄连栋大棚示范基地。爱钻研的他不安于现状,在温室大棚进行葡萄“一年两熟”试验。郭从林不但自己善于钻研,还慷慨地向周边种植户传授先进的栽培技术,并成立合作社,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引导种植户改良品种、改进技术、扩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今后,我计划投资引进数字化的葡萄智能管理系统,对大棚实行精细化管理。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欢迎乡亲们来我这里参观,我将把种植心得和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郭从林说。
海报设计:热依拉·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