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湖村:嫁接蟠枣成致富“金蛋蛋”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孙颉)金秋时节,托克逊县伊拉湖镇伊拉湖村的蟠枣示范园内,红枣飘香,丰收在望。满园的枣树上挂满了红灿灿的蟠枣,饱满圆润,令人垂涎欲滴。这里的蟠枣因皮薄肉厚、口感香甜脆爽而深受市场欢迎,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我们通过嫁接技术,将原本的红枣树改造成了蟠枣树。这种新型品种的枣子不仅产量高、易管理,而且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蟠枣的市场售价高达每公斤25元,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托克逊县林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塔依尔·艾合买提说:“今后,我们计划把更多的红枣树嫁接成蟠枣树,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带着周边的果农一起增收致富。”
2021年,塔依尔发挥自身红枣管理专长,开始领办红枣标准化示范园。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考量,他流转伊拉湖村48.5亩红枣地,成功嫁接蟠枣,取得了显著成功。如今,托克逊县的蟠枣种植面积已经从最初的48.5亩扩大到了1000余亩。
蟠枣成功嫁接在推动伊拉湖村红枣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就近就地增收。村民阿依夏木古丽·艾合买提高兴地说:“我来这里摘枣已经十几天了,一天工资120块,真的很不错。”
此外,伊拉湖村还挂出了“蟠枣采摘园”的招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是在抖音上刷到了伊拉湖村‘蟠枣采摘园’的消息,之前没见过蟠枣,这两天天气好,就过来看看。尝过后发现果子又大又甜,比冬枣还好吃!我们要多带些回去给家人。”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女士一边摘枣,一边开心地说。
近年来,托克逊县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林果产业结构由传统品种逐步转向“多元支撑”,打造“一村一品”,稳步提升林果产品附加值。2020年,托克逊县出台《关于印发托克逊县干部领办(创办)红枣标准化示范园的实施方案》,鼓励23名有能力、能干事,掌握红枣管理技能的干部领办、创办红枣标准化示范园。目前,该县共领办(创办)红枣标准化示范园23个、种植面积1166亩。
托克逊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赛福丁·艾尼介绍,该县红枣种植面积3.14万亩,其中95%是灰枣,鲜食红枣品种少。为打破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和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该局先后引进蟠枣、赛蜜酥、赞皇冬枣、赞皇福枣、冬枣20号等十几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不仅丰富了红枣的品种结构,更提高了红枣的产量和品质,为本地红枣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我们将继续引进更多新品种和技术,推动红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枣类产品市场竞争力,让红枣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赛福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