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话铸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作用
吐鲁番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世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中深入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任务。吐鲁番市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主阵地的作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青少年心灵深处,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成为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加快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持续加强“四史”和《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的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开好思政必修课程,在规定年级规范开设《可爱的中国》《中华民族大团结》《简明新疆地方史读本》等地方思政课程,持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对共建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吐鲁番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指导委员会、各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教研示范点作用,强化专业指导。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吐鲁番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研学旅行路线,打磨一批精品研学思政课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金课”,组织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行”“行走的思政课”“循足迹、看发展、感党恩”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通过“开学第一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课前三分钟、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拓展思政教育效果。
三、坚持不懈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筑牢各族青少年学生信仰、思想、语言、情感、文化、行为基础,有形有感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通大中小幼各学段、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课程,持续开展“八个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润泽各族青少年心灵。高标准打造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开展“京剧进校园·国粹润童心”等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大力培育和选树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品牌校、美育特色校、“文化润校”示范校,营造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使校园成为浸润学生、引领社会的主阵地。
四、坚持不懈推动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完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不断优化完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科学合理推进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全覆盖,构建互嵌式学习生活环境,让各族青少年学生学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持续抓好“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结对共建,推动湘吐两地校校结对、班班结对、师师结对、生生结对,通过互通书信、视频连线、研学参观等方式,促进湘吐两地青少年学生互学互融、手足情深。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大力组织中小学生赴北京和其他省市参观学习,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育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
五、坚持不懈加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和普及使用。全面推进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进一步夯实学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巩固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果,加强职业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应用。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遴选一批“小小推普员”,掀起推广普通话的热潮。持续巩固和提升“红石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平台和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的推广使用,大力营造全社会学讲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子 学语言”“学文化 学技能”“我给爸妈当老师”等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六、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扩大城镇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认真落实自治区集团化办学指导政策,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县中办学规模,持续增加普通高中学位,结合市、区县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加大特长生(班)招生力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职业学校与本地企业的深度对接。加快推进吐鲁番市第六中学、第六高中,高昌区第四小学、第七中学和鄯善县船山小学等一批中小学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持续强化教育督导评价工作,巩固“双减”成果,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引进湖南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水平,不断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