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话铸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奋力开创吐鲁番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吐鲁番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邓铭
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吐鲁番实践各项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对于引领推动全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好推进吐鲁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吐鲁番市发改系统将紧紧围绕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扣市委“1535”工作思路,坚持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开展,从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紧贴民生推动全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开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在全面学习贯彻上持续发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所有改革发展都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从在政治上谋划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把发展成果转化为转变人心、争取人心、巩固人心的成果,为实现吐鲁番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牢物质基础,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吐鲁番发展和改革实践。
二、在推动主导产业上持续发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以煤炭煤电煤化工、硅基新材料、绿色新能源、石油天然气化工“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做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抢抓煤炭开发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库木塔格矿区四号露天矿、七克台矿区长草东矿田、新疆艾维尔沟矿区二道沟3处,总规模1520万吨/年的煤矿纳入国家“十四五”新增规划煤矿。加大新能源项目谋划布局,2024年新增布局新能源项目规模1166万千瓦,全力以赴协调推动项目建设,年内新增并网规模预计达600万千瓦以上,加快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同时,注重产业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三、在推进文旅产业上持续发力,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以增进认同为目标,按照“文旅兴市”战略部署,聚焦“五个定位”“一心两翼三带”布局,推动旅游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大文旅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争取2023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项,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5280万元,为提升遗产资源保护水平、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坚强支撑。加强“十四五”文化传承发展领域项目建设,积极谋划项目储备编报工作,抢抓国家投资政策“窗口期”,科学精准谋划吐鲁番文物考古标本库房等4个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建设,努力让文物走到群众身边,让各族群众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文化熏陶、体验灿烂文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动鲜活地融入各族群众工作学习、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四、在坚持共创共建上持续发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积极推动教育和文化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类援疆项目的实施,加强湘吐两地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兵地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持续推进“项目+技能+就业”新型发展模式,建立劳务用工长效机制,在西瓜嫁接、西瓜拱棚搭建、葡萄开墩等方面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劳务合作、人员往来,促进增收致富。广泛联合开展教学互评、“手拉手”结对互助等活动,最大限度满足乡村中小学生、幼儿就近就学需求,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持续推动兵地医疗保障互助,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升各族群众生活品质。
五、在聚力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吐鲁番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在积极申报7个自治区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落实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及时处理各类举报投诉,督促相关项目单位和企业妥善处理,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聚焦民生有序推进“煤改电”,使“煤改电”工程真正成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暖民惠民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未来的工作中,吐鲁番市发改系统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深深扎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