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深挖“热”资源 点燃“热”经济
入伏之后,火洲吐鲁番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炽热的季节,气温持续攀升。然而,吐鲁番人巧妙地将极端高温天气这种不利条件转化为独特的“热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沙疗养生、特色农业和高温干热汽车试验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将“热资源”向“热经济”转化的创新之路。
旅游产业:热浪中觅商机
7月17日,游客在火焰山景区拍照打卡。
7月17日15时30分,记者走进火焰山景区看到,高温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游客的热情,他们纷纷在景区内游览、拍照留念,并体验了别具一格的沙窝烤鸡蛋。
来自塔城的向军夫妇在景区内拍摄了百余张照片,仍觉意犹未尽。他说:“来新疆已经20多年了,一直想来吐鲁番看一看,这里确实很热,但这里的人更加热情。”
“来来来,火焰山沙窝烤鸡蛋,尝一尝、看一看……”伴随着景区工作人员海峰的热情吆喝,火焰山景区特色沙窝烤鸡蛋成为游客争相品尝的“明星产品”,日销量达3000余枚。
7月17日,火焰山景区外的停车场人来车往。
火焰山景区市场营销部副经理陈学敏告诉记者,目前,火焰山景区日均接待游客7000人。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景区采取了多项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确保游客们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旅游的乐趣。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通过优化景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新兴业态等措施,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夜游经济、研学游、酒庄游、沙疗康养游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涵,也进一步提升了吐鲁番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旅游新老业态齐发力……吐鲁番火热的旅游,就像火热的天气,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畅游火洲。
沙疗养生:自然赋予的疗养胜地
7月17日,游客在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沙疗。
近日,吐鲁番酷热的高温冲上了“热搜”,但同时也带火了沙疗,使其迅速火“出圈”。
7月17日,走进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热浪扑面而来,只见五彩斑斓的太阳伞点缀在高低错落的沙丘上,游客们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指导下进行沙疗。
“今年是来吐鲁番沙疗的第12年了,已经治疗了10天,感觉特别舒服。”乌鲁木齐游客石小军说,在吐鲁番沙疗,各项服务都非常到位,而且吃住都很方便。
该沙疗中心负责人斯拉吉丁·依马尔告诉记者,每年的6月至8月,吐鲁番本地人称之为“沙子开花的季节”,这时空气干燥,沙疗效果格外好。
7月17日,医护人员为游客测量血压。
“入伏以来,来我们中心沙疗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现在每天能接待500人左右。”斯拉吉丁表示,该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治疗、休养及食宿等更加舒适、便捷、贴心的服务。
借着吐鲁番沙疗“爆火”的东风,我市大力发展“沙疗+旅游”产业,将沙疗康养与休闲采摘、娱乐、度假等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今年6月中旬沙疗开放以来,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已接待游客2.45万人次。该村从事沙疗服务业的人数达2200人,建有标准化农家客栈、家庭旅馆、特色民宿57家,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
特色农业:高温下的甜蜜事业
7月17日,在高昌区葡萄镇巴格日社区的一处葡萄园,装箱工正在包装鲜食葡萄。
在炎炎夏日的“炙烤”下,吐鲁番不仅迎来了旅游业的繁荣,更迎来了葡萄甜蜜丰收季。低海拔、高气温、大昼夜温差这些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吐鲁番葡萄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超甜口感。
7月17日,在高昌区葡萄镇巴格日社区种植户热孜娅·阿不来提的葡萄园里,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一家人正忙着采摘、装箱、发货,一派繁忙火热的景象。
“今年,我们家的葡萄早早被客商订购了,现在全家人都在地里忙着摘葡萄,大概这周就能卖完。”热孜娅喜滋滋地说。
进入7月以来,随着持续高温天气,吐鲁番市63万余亩葡萄陆续进入了采摘期。一串串个大饱满、色泽和口感俱佳的葡萄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采购,河南客商郭海光就是其中之一。
7月17日,种植户正在将包装好的鲜食葡萄装车发货。
“我已经连续4年来吐鲁番收葡萄了,每年能收600吨左右。今年,我打算收800吨左右,主要是发往河南郑州市场。”郭海光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业稳市”战略,充分利用高温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通过葡萄架式改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服务,不断提升鲜食葡萄品质,打响吐鲁番葡萄品牌。
今年,我市召开以“‘葡’天同庆 ‘萄’醉一夏”为主题的2024年吐鲁番葡萄品牌推介暨产销对接大会,促进生产端与市场端的直接对话与合作,加速产品流通,并现场签订了6项鲜食葡萄销售协议,签约订单量达14万吨。
据悉,今年全市计划销售鲜食葡萄50万吨。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近4万吨,葡萄采摘销售工作正在火热推进中。
高温干热汽车试验:科技引领的新兴产业
7月18日,吉利远程商用车研究院“三高”试验工程师检查高温测试车辆情况 。
“热”是吐鲁番市的标签之一,气温高,空气湿度低,极端干燥的干热环境,让吐鲁番成为各大车企进行地表干热测试的理想之地。每年夏季,吐鲁番都会迎来汽车厂商们的“烤验”大军,共同探索汽车科技在高温干热环境下的极限与潜力。
7月18日,在位于火焰山脚下的中交火焰山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试验场上,一辆辆寻热赶来的汽车正经历“烤验”,接受整车暴晒及极热环境下的安全系统等各项高温性能测试。
吉利远程商用车研究院“三高”试验工程师杜宇说:“我们公司今年安排了轻卡系列、重卡系列、LCV系列和城市客车系列四大产品系列的27辆试验车来吐鲁番进行高温测试,现在进行的是空调降温试验,热管理性能试验和高温干热适应性试验。”
该试验场可开展检测项目20余项,现已有一汽集团、二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大众、北汽集团、吉利商用等众多知名车企入驻,涉及汽车品牌30多个。
据中交火焰山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何宁堂介绍,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吐鲁番的高温干热试验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企业入驻该试验场进行各项高温性能测试,同时还有50余家企业表达了进驻意向。从5月至今,该试验场已接待了790多名工程师和570多辆测试车,同比增长近20%。(记者 加帕尔 刘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