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从林的“葡萄秘诀”
郭从林的“葡萄秘诀”
“老郭,你这葡萄有没有了?”
“哪还有呀!6月份就全卖完了!对不起了!”
7月12日一大早,在东疆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客商胡先生赶到高昌区亚尔镇老城东门社区大院,找到了他的老友“老郭”,商量再采购一批“巨盛一号”葡萄的事。
胡先生口中的“老郭”名叫郭从林,今年66岁,是一名退伍军人,退役后回到原籍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种植大棚蔬菜,是一名种植业的“老把式”。1995年,当时的老城东门村(即今老城东门社区)搞无土栽培时,郭从林就从河南老家来到老城东门村,受聘担任技术员。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吐鲁番这片热土,并于1996年把户口迁来,成了地道的“吐鲁番人”。
扎根吐鲁番的郭从林也种起了葡萄,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他种植的“巨盛一号”葡萄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当别的葡萄种植户还在为葡萄能卖上好价钱与收购商讨价还价的时候,郭从林只需在家打几通电话,他家的葡萄已经卖完了。
说起葡萄畅销的“秘诀”,郭从林说:“其实也没啥,就是种葡萄时间长了,总结出来几个小窍门,就是做好差异化选种、管理到位和提前对接好客商。”
多年来,在吐鲁番种植面积最广的是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郭从林琢磨着市场规律,想到的却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1998年,他试种了40亩红提葡萄,发现种植效益比无核白葡萄高出一倍。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从林遇到了一位葡萄专家,专家建议他尝试种植早熟且效益更好的“巨盛一号”葡萄。专家的建议改变了郭从林继续种植红提子葡萄想法,他专门引进了适合吐鲁番气候的“巨盛一号”葡萄进行第二次试种。
“‘巨盛一号’具有个头大、产量高、味道甜、叶面小、耐旱等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葡萄比其它品种早上市一个月,凭时间差就能占得市场先机。”郭从林说。
2022年,郭从林试种了13亩“巨盛一号”葡萄。从此,他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对待这些葡萄“宝宝”。2023年,“巨盛一号”葡萄开始挂果,他结合葡萄的生长周期,在葡萄落叶前后使用有机肥,在葡萄萌芽时及时打顶,在葡萄开花前后增施叶面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葡萄的优质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葡萄生长关键期,郭从林更是全身心地投入,甚至端着饭碗都要跑到葡萄地里察看。
“春天到了应该干什么,春末夏初应该按照什么规程管理,盛果期应避免什么事情,秋季应该喷施什么肥料……对这些都要心中有数,咱们的专业是种葡萄,就要把事情往更专业的方向干。”谈及葡萄种植管理,郭从林心里有着自己的“道道”,他的手机里分门别类地收藏着许多下载好的资料,成为他的“葡萄秘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规程化、精细化的管理让整个葡萄园青翠欲滴,枝肥果壮。
除了用心种好葡萄外,郭从林更明白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在种下“巨盛一号”葡萄的当年,他就开始提前谋划销售事宜,积极联系北京、湖南、内蒙古等地的客商,并与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东疆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取得联系,推荐“巨盛一号”葡萄。鉴于“巨盛一号”葡萄所具备的优势,各地客商纷纷和老郭达成了收购意向。
2023年6月,郭从林的13亩“巨盛一号”葡萄成熟了,产量13吨,一家人看着丰收的成果,乐得合不拢嘴。而这些葡萄在不到半个月时间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全部售完。
今年,经过精心的管理,郭从林家的13亩葡萄园产量更是从13吨增加到了23吨。6月底,“巨盛一号”葡萄又以均价每公斤18元的价格销售一空。
“早熟品种的葡萄上市早、价格高、客商抢着收,一点儿不愁卖。”郭从林说。
谈到下一步打算,郭从林说,明年,他准备把原本在大田种植的“巨盛一号”葡萄全部移到大棚里,这样葡萄的成熟期将大大提前,预计每年5月中下旬就可上市。另外,他还计划投资引进数字化葡萄智能管理系统,对大棚实行精细化管理。(吐鲁番市驻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