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吐鲁番③|余波:一生许给壁画 只为文化传播
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谢懂飞
泥土、颜料、画布、红酒瓶……走进吐鲁番楼兰酒庄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中心,满目皆是绘制壁画的材料和即将完成的画作。年近花甲的余波,正执笔凝神在红酒瓶身上绘制壁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颜料与泥土混合的气味,让人对壁画生出莫名的亲近感。
余波担任该文化中心主任已有13个年头,寒来暑往,勤耕不辍。他埋头与壁画对话,以吐鲁番多元文化为友,精心绘制了3000多个红酒瓶、100余幅壁画。
“我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修复和临摹壁画。”头发泛白的余波说,自己只想把这些艺术珍品传承下去。
因为热爱,选择了迎难而上
余波在红酒瓶上绘制壁画。
“我不是壁画修复和临摹专业出身,之所以走上绘制壁画这条路,核心原因还是热爱。”余波这样总结自己的壁画初心。
儿时的余波,随家人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居住,距离库木吐喇千佛洞仅有5公里的路程,这给了他接触壁画的绝佳机会。
“那时候,我每周都会去库木吐喇千佛洞,既看壁画也看雕塑,还听了许多相关的故事。”余波说,这些经历在他的内心深处镌刻下深深的印记,也成为他日后研究和绘制壁画的“星星之火”。
时间来到1989年,此时的余波已经在新疆大学历史系任教4年,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博览历史书籍,尤其对壁画的发展历程和保存情况进行了细致了解。“因为历史原因,我们有很多珍贵的文书和壁画都流落到了世界各大博物馆,国内能看到的部分残存壁画,也因为全貌缺失、氧化等问题导致颜色斑驳。我就想,如何以自己的能力去把这些壁画临摹绘制出来,展现给世人。”
说干就干!自1989年开始,余波先后前往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敦煌研究院、阿克苏克孜尔千佛洞、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学习并从事壁画修复工作。从历史学专业毕业的余波,没有丝毫的绘画功底,但他并没有畏葸不前,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一遍又一遍地临摹,一个细节又一个细节地调整。
“我在敦煌见过许多壁画修复大师,冬天的时候为了方便画画,穿得很单薄,画完一幅壁画后双手都颤抖不止。他们的精神打动了我,也激励着我。”余波循着前辈画师的脚步,追寻古人的技法。年复一年的学习和修复,让他眼界变得宽阔的同时,也让他的临摹技艺快速精进。
2011年,技艺精湛的余波将脚步停留在了吐鲁番。在楼兰酒庄,他用壁画和葡萄酒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新疆的壁画文化和历史故事。
获得支持,绘画路走得更远
楼兰酒庄内的壁画作品。
行走在楼兰酒庄,见到的除了各式葡萄酒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壁画。从负有盛名的“九色鹿”到司空见惯的人物故事,这些壁画皆出自余波之手。他说:“是公司和家人的支持,让我在绘制壁画的路上走得更平稳、更长远。”
初到楼兰酒庄,余波发现酒庄内有许多位置适合绘制壁画,于是便与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很快,以吐鲁番文化为底色、将极具代表性的壁画和生土文化应用其中的设计理念得到了确定。从此,余波便开始“大展拳脚”。
当推开楼兰酒庄地下酒窖大门的时刻,吐鲁番的人文历史就如画卷一样在眼前展开。56个小型储酒间的里侧都画有一幅壁画,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这些壁画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绘制的,在细节处显示斑驳的痕迹。余波说:“之所以这些壁画的颜色不够鲜艳、有残缺和斑驳,是对经典文化的致敬、传承及‘复原’。”
除了在地下酒窖“复原”壁画,余波还把壁画用于葡萄酒的包装和宣传。
在楼兰酒庄文化中心,余波每天都会绘制红酒瓶。做基础、刷泥胶、勾线、上色……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绘画前,他要用生土打底来当做画纸,再根据线描稿一点点将壁画复刻在酒瓶上,最复杂、麻烦的是刷泥胶和上色,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仅仅绘制一个红酒瓶上的壁画,就需要7个小时左右。
时间对余波来说是最珍贵的,为了画出更多的壁画作品,他全年无休。安静的工作室里,陪伴他的是被画纸遮挡在外的阳光和一个超大的茶壶。他笑着说:“这个茶壶是个功臣,有了它我就不用花时间去烧水了,省了许多时间,而且还能在长时间的绘画中提醒我缓缓神——该上厕所啦!”
对于这些,余波既不觉得苦和累,也不觉得枯燥。他说:“做自己热爱的事一辈子,是很有意义也很有乐趣的。大家对壁画的喜爱,让我对宣传吐鲁番历史文化有了更强烈的信心。楼兰酒庄不仅是一个酒庄,还是一个壁画馆。”
围绕传承,还有很多事要做
余波在红酒瓶上绘制的壁画。
即将步入“耳顺”之年,在绘制壁画这件事上,余波开始更多地关注未来的发展和传承。他说:“退休后,我还会继续从事绘制壁画相关工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再尽绵薄之力。”
在余波看来,无论是壁画修复还是临摹,都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和热爱。“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探索,才能提升学习者的经验和感悟,才能画出更接近古人原作的壁画。”基于此,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每次有学生来学习壁画,我都是先选取一幅壁画让其临摹,完成后分析不足,然后指导改进的方法。”余波说,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壁画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会有较大提升。
传授绘画经验,余波从不藏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带了就有责任”,而正是这份责任,让学画的学生对他倍加敬重。目前,跟随余波学习绘制壁画的高校学生有10余人,大家共同努力把吐鲁番的历史文化传播得更远。
近年来,随着研学游的兴起和发展,一些研学团队将视线放到了壁画临摹上,余波也因此更加受到关注。2023年以来,楼兰酒庄文化中心接待研学团400余人,余波从中发现了不少有长期学习壁画意愿的好苗子。他说:“我希望在家长的配合引导下,让参加研学的学生有机会专心做好一件事,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把壁画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谈及未来的打算,余波表示还有很多事需要自己去做。近期,他打算去山西一趟,学习当地壁画的绘制方法,提升自己的技艺。
“我一辈子就干了绘制壁画这件事,希望能把它干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壁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余波说。
海报设计:王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