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融出精彩——吐鲁番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吐鲁番市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牢固树立“大旅游”“全域旅游”“旅游+”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文旅融合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水平更高,“葡萄圣城·丝路明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
以文塑旅让旅游更显内涵
5月4日,“新疆第一鲜·火洲桑葚季”2024年吐鲁番桑葚季暨火焰山西游交响音乐会在火焰山景区举行。图为表演人员精神饱满。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 摄
3月15日,“文润火洲 翰墨丹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在吐鲁番博物馆开展,展出了50余幅来自湖南、陕西及吐鲁番本地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书画佳作。参展作品充分体现了大美新疆“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吐鲁番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幸福美丽家园的美好生活图景。
书画展、文艺演出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魂,注入了活力。今年以来,吐鲁番演出市场日渐火爆,舞剧、音乐剧、音乐会等轮番上演,精品剧目层出不穷。为精彩演出叫好鼓掌的人群中,不仅有当地市民,还有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外地游客。
5月4日,“新疆第一鲜·火洲桑葚季”2024年吐鲁番桑葚季暨火焰山西游交响音乐会在火焰山景区举行。吐鲁番本地舞蹈演员表演的《纳孜库姆》《桑葚熟了》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充分展现了吐鲁番人民的热情与活力;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演员以饱满的热情演奏了《云宫迅音》《丝路情缘》《天竺少女》等一系列经典曲目,激昂的旋律、动人的音符,仿佛将人们带入了《西游记》的奇幻世界。
这场融合了音乐、文化、旅游和农业展示的文旅活动,为游客和市民带来全新的视听和娱乐体验。游客王利晓说:“在火焰山下聆听美妙的音乐,这种体验感独特而新奇。”
在欢快的乐声、优美的舞蹈中,天南海北的人们跨越时空,共唱新疆好、同跳新疆舞,成为宣传大美新疆、宣传吐鲁番的最好方式之一。
以旅彰文让旅游更有活力
5月19日,历经2个月改造提升的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景区重新开园迎客。图为景区表演人员与游客互动。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如今,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吐鲁番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我市实施了旅游景区内涵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旅游演艺,加强文物景点开发,依托重点景区、休闲街区、特色夜市,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5月19日,经过改造提升的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景区重新开园迎客。改造后的坎儿井民俗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韵味,还编排了一系列围绕坎儿井的情景剧。这一创新举措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让大家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能深刻感受到坎儿井所蕴含的文化和工匠精神。游客吴文国说:“我亲眼见证了坎儿井这一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体验了坎儿井的独特魅力,互动感、体验感很强。”
除了旅游演艺,非遗、文博、古道等都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文化正融入旅游全过程。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说:“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要产生‘1+1>2’的效果,就要从被动走向主动融合,从区域内部融合走向产业链,以开放式创新、自主创新等实现体系化融合。”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文博场馆、文保单位和非遗传习所,推出一批研学游精品线路,在旅游中研究、解读、阐释中华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新疆大漠土艺馆负责人李斐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已经整整20年了。如今,他走出了一条宣传桑皮纸制作技艺的新路子——借助研学游让桑皮纸项目以“活态形式”呈现,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队伍中。李斐表示,作为一名非遗文化传承者,还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总结经验。他相信,“非遗+旅游”一定会构建文旅融合新载体。
文旅深度融合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
4月12日下午,来自乌鲁木齐市的200人研学团抵达吐鲁番,在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的大漠非遗研学体验基地,深度体验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字昂 摄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让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更改变了他们的思想乃至人生。
“桑皮纸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足够的耐心,要经过桑树剥皮、熬煮、捶打、晾晒等8道工序,虽然制作时间较长,但是做出来的纸张质量好。”3月1日,吐鲁番市级非遗传承人、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村民沙塔尔·司马义说。
以前,沙塔尔一家以种植葡萄、养殖牛羊为生。2017年,沙塔尔开始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经过几年的付出与坚持,如今的他,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三个桥村,像沙塔尔这样学习非遗技艺的村民有38人,他们分别掌握了土陶、扎染、桑皮纸制作等技艺,该村非遗体验馆负责人阿依仙木古丽·依力就是其中一员。“2019年,村委会组织我们学习非遗技艺,学成后我就开始制作工艺品,并负责引导游客体验。去年,我们家年收入6万多元,生活比以前好多了。”阿依仙木古丽说。
2023年,三个桥村接待游客人数达到7.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4万元。三个桥村发生的喜人变化,是我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吐鲁番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形态丰富,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通过技艺培训、搭建非遗展示平台、打造“电商+非遗”产业基地等方式,带动村民就业创业,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发展进程中大放异彩。(记者 李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