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来临不要盲目的“秋冬” “该捂捂、该冻冻”
处暑时节暑气渐退而凉意渐起,昼夜温差增大,但是白天依旧比较炎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在这个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春捂秋冻”呢?
(记者 敖雪 侯卫)国家卫生健康委8月22日(周五)15:00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处暑)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谢杨: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酷夏逐渐转为凉秋,日夜温差较大,在此提醒大家不要着凉,特别是老人、孩子和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早晚适当添加衣物,避免着凉。同时,随着暑假陆续结束,开学季即将到来,这段时间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们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学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许云:处暑代表暑气将去,这个时间段就标志着我们炎热的三伏天即将结束了,虽然在我国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高温短期的回调,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出现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下降的现象。而且我们现在在办公室、在交通工具上都会有空调的开放,所以在这个时候,都会产生一些外寒。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段,适当的进行一些“秋冻”,是可以增加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同时可以增加我们耐寒的能力。
同时,我们的血管随着气温下降的收缩,也会使得我们的血液循环加速,而促进我们心血管的功能。但是在这个时间,虽然我们提倡有“秋冻”,但是叫“该捂捂、该冻冻”,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有些地方还是要捂起来,不能都露在外面。
第一个位置是我们的肩部,肩部是我们肺经循行重要的部位,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就要开始着一些盖住肩部的衣物,不要再穿类似于跨栏背心这样的衣服了。
第二个位置就是我们的腰和腹,腰腹是我们十二经络循行,以及奇经八脉循行的主要部位,也是我们阳气之所在。我们阳气之根在这个地方,随着外部气温的下降,我们体内的阳气也在逐渐的衰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护住我们的腰腹,尤其是爱美的女孩要开始减少着一些露脐装,老年人就要更加注意腰腹部位的保护。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些免疫力比较低的、体弱的老年人,我们还是要加强衣物的增加,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秋冻”,这个时候适当的保暖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