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成果初显,16条街巷入选“最美” “寻找最美街巷”活动进行中,快看你家附近有吗?

11月11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在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的八楼音乐记忆走廊背景墙前打卡拍照。(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位于天山区富丽湾广场的“丝路花语”主题街区,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打卡的好去处。(11月11日摄)(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从骑马山隧道观景台远眺,万盛大街高楼林立,勾勒出城市天际线。这里正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11月11日摄)(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11月11日19时,经开区(头屯河区)万盛大街开始披上金色的外衣。市民张明把车停在新划的观景泊位,步行约20米,架好相机,等待着一天中最美的日落时刻。
“这条路我常走,直到最近才真正发现它的美。”张明笑着说,“现在大家都叫它‘日落大道’,连外地朋友都要专门来打卡。”
这样的发现之旅,正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上演。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今年,乌鲁木齐市启动“寻找最美街巷”活动,一条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普通街巷,在微更新的精心打磨下焕发新生,成为市民津津乐道的城市新风景。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寻找到米东区三道坝南路、贡米巷,水磨沟区一号立井汉唐街、爱情巷、天山武侠小镇,高新区(新市区)温州街、长沙路,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明园西路,经开区(头屯河区)万盛大街“日落大道”,达坂城区宾园路,天山区二道桥和平南路美食街、富丽湾广场、解放北路明德路、解放南路永和巷及乌鲁木齐县南河路社区16条美丽街巷。这些街巷各具特色,却共同诠释着“最美”的内涵——既有颜值,又有温度。
文化赋能 让街巷留住城市灵魂
在位于天山区的富丽湾广场,沿街的艾德莱斯彩绘墙成为这个冬天最美丽的风景。
在“丝路花语”主题街区,贯穿全场的飘带装置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装置或悬于建筑立面,或垂于街头上方,巧妙地串联起花瀑、彩绘墙与雕塑。中庭“丝路亲情”雕塑区更是家庭互动的欢乐场,石榴造型象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基座旁的萌态雪豹成了“团宠”,传递新疆特有的生态之美与亲和温度,现场孩子们攀坐嬉戏,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温馨瞬间。
“白天是花的海洋,晚上灯光亮起,就像一条流动的丝绸之路。”带着孩子游玩的市民马凤英说。
驱车向北,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上,“八楼”这个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地标,在保留历史印记的同时焕发新生。智能公厕、休憩长椅、文化展示栏,让这个老车站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等车时看看老照片,了解地名的由来,短暂的等待也变得有意义。”每天在此换乘公交车的市民康建设说。
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环境综合整治科科长康毅说:“我们在街巷改造中特别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让每一条街巷都能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服务升级 让街巷更具民生温度
在“寻找最美街巷”的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近日打卡“日落大道”的市民会发现,经开区(头屯河区)政府主动铺设道路、打造最佳拍摄点位、施划观景泊位,用周到的服务回应市民对美的追求。
“这些细节特别暖心。”摄影爱好者程鹏说,“以前停车担心违法,现在可以安心等待最美时刻。上周我拍的一张日落照片发布在视频号里,收获了上千点赞。”
在富丽湾广场,艺术墙的打造不仅提升了环境品质,更激发了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工作人员注意到,随着广场环境的提升,居民们更加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
延安路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伊力法尔·伊力哈木深有体会,“当我们真正站在居民角度思考问题,很多管理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该广场在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的牵头下,汇集各方力量,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共建共享 让美丽持续绽放
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街道八楼社区党委书记易元浩站在新打造的“八楼音乐记忆走廊”旁,规划着如何让这条街巷“更美”——他们正在建立长效维护机制,组建由商户、居民组成的志愿维护队,每天巡查街区设施;实行最高环卫标准,让街巷干净整洁;不断丰富街巷内涵,让这份美丽持续绽放。
“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的畅通与美丽,直接关系到整座城市的健康与活力。”康毅说,“通过‘寻找最美街巷’活动,我们不仅要提升城市环境,更要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在共建共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又一轮夕阳染红“日落大道”,摄影爱好者们的快门声此起彼伏。这些被定格的美丽瞬间,正是乌鲁木齐街巷焕新最生动的见证。在这座城市,每一条街巷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共同主题,始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