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牛”何以成“明星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近日,新疆褐牛牛奶凭借着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布的“新疆褐牛牛奶营养功能图谱”,在圈中名声大噪,那么你会问了,褐牛?什么牛?凭什么这么牛?
新疆褐牛的历史其实已经很悠久。它是以哈萨克牛为母本,以瑞士褐牛等为父本,历经半个多世纪进行杂交选育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培育的第一个兼用型牛种。

自治区肉用褐牛核心育种场里的褐牛正在食草。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早在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便向全世界介绍了新疆褐牛。它以产地和毛色而命名,属于乳肉兼用型培育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
那么你又会问了,以前怎么没听说?因为过去喝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产奶量更高的荷斯坦奶牛。吃肉,人们更了解的是安格斯和西门塔尔等这些产肉性能高的进口品种,加上新疆褐牛的存栏量和单产量并不出众,因此并不被广为人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想喝好奶、想吃好肉,养殖方式也更专业,迫使产业发生变化,专用型的品种培育开始出现。
通过科研团队与企业的联合培育,新疆褐牛(肉用型)展现出优异的综合生产性能。尤其是北疆地区显著的昼夜温差与露天放养环境,促使褐牛形成了在骨骼肌细胞内高效沉积脂肪的遗传特性,使得其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等级高达6.9至7.5。

呼图壁种牛场牧二场正在运动场活动的新疆褐牛。刘占涛摄
此外,该品种乳用价值同样优异,牛乳乳脂率稳定在3.8%至4.2%的理想区间,保证了乳品浓郁的香气与丰富的营养。
2021年新疆褐牛产业初具规模;2022年自治区正式启动了新疆褐牛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凭借着品种资源优、养殖环境好、产业规模大、产业基础牢、转化能力强、产品品质好、带动农牧民增收能力强等七大优势,新疆褐牛逐渐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新疆褐牛产品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也是在这个时期。先是有了“疆栅一品”等新疆褐牛肉制品,后又推出了第一款新疆褐牛牛奶——“我从伊犁来”,均得到了市场好评。
截至2024年末,新疆褐牛存栏180余万头,占牛总存栏的21.47%,其中主产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共存栏130万头。
但是,新疆褐牛到底好在哪儿?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系统论证。
2024年,为了打破被进口品种制约的局面,新疆乳企与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了合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楠挂帅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个5种活性蛋白检测系列标准,并创建了“一杯好奶”的评价体系,对新疆褐牛展开为期一年的调查与系统检测研究。
研究表明,褐牛生乳脂肪、蛋白质含量、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均高于荷斯坦牛生乳;褐牛生乳乳铁蛋白含量约为荷斯坦牛生乳的2.5倍;褐牛生乳的乳过氧化物酶含量较高,使其天然具备更强的抗菌活性和保鲜潜力。
此外,褐牛生乳中具有较高的磷、镁、钾和锌含量,可以快速补充电解质,促进骨骼发育,提升细胞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这一重磅消息发布后,新疆褐牛牛奶声名鹊起。
新疆褐牛产奶量仅为荷斯坦奶牛的三分之一,保质期最长为7天,消费者只有亲自到新疆才能品到这一口营养好奶。物以稀为贵,加上它本身的“含金量”,新疆褐牛牛奶一出圈就带着奶中“贵族”的光环,定价势必会比普通牛奶高,消费者是否会为此买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疆乳企正依托“国家队”的专家团队力量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构建“优质优价”新体系,让消费者可以明明白白享好奶。未来,消费者只需要扫瓶上的二维码,便可看到您所享用的这瓶奶来自于新疆的哪头褐牛,并附有DNA检测报告,因此它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
据行业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牛奶产量为1864万吨,增幅为0.5%。在当前全国奶业持续下行和原料奶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新疆褐牛牛奶的差异化、特色化之路无疑是为中国奶业市场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新路径。
正如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所说,中国奶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以创新驱动消费升级?亟待行业智者共同破解!
这便是新疆褐牛华丽转身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