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村里来个姑娘叫“小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
“小福,天山村的板蓝根花开了,很好看,你能拍个视频吗”“小福,曙光小院1号院怎么拍个大景”……
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经常能听到村民们叫“小福”的名字。他们口中的“小福”,是2024届大连民族大学选调生郝福丁。

今年秋季,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红薯丰收时,郝福丁(右)主动为农户拍摄视频,拓宽销路。图片由本人提供
郝福丁现是铁厂沟镇曙光上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提起她,村党支部书记马怀中满眼赞许:“这姑娘浑身透着利落干练的劲儿,性子爽朗,像个‘假小子’。”郝福丁的家在吉林,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奔赴新疆,这份勇气让马怀中既敬佩又心疼。
“从城里到村里,刚开始我心里有落差。”郝福丁坦言,但同事们的热情很快消融了她的陌生感——刚住宿舍时,带着她采购生活用品;中午,带着她吃大盘鸡、抓饭等新疆美食;工作中,村干部手把手教她走村入户的技巧。
卸下心理包袱的郝福丁,一头扎进了村里的工作。她跟着村干部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倾听诉求,把村情民意细致记录在随身带着的本子上;主动承担党建工作,整理党员档案、规范“三会一课”记录,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融入村庄发展。
而真正让她“出圈”的,源于一次谈心谈话。得知郝福丁上大学时有新媒体实操经验,铁厂沟镇党委几位领导一致决定,让她在宣传岗位上发挥优势。
今年4月29日,米东区第三届风筝展演活动在铁厂沟镇启幕。郝福丁提前一周反复研读活动流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列满拍摄清单:村民放风筝的手部特写、小朋友DIY风筝的笑脸、空中风筝全景延时……活动当天,她拿着相机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用镜头记录一个个美好瞬间。
这些鲜活画面被剪辑成短视频,半小时内便发布到铁厂沟镇的视频号上,播放量很快破千,评论区满是点赞:“这就是铁厂沟镇的活力”“下次活动我也要去”……外地网友也留言询问地址,想感受这份春日快乐。看着不断增长的流量,郝福丁心里乐开了花:“我的努力没白费,这些镜头能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美好。”
风筝节的成功让郝福丁意识到,新媒体是乡村宣传的“金钥匙”。得知铁厂沟镇大草滩村农家乐、辣子鸡店因不懂宣传,客流多依赖老顾客后,她主动跑到村里,逐户挖掘店铺特色。
“小福帮我们拍视频,还教我们在小红书上做宣传。”娟子小院店主马丽娟说,如今店里多了不少年轻顾客。
今年8月7日至11日,米东区在铁厂沟镇举办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乡村振兴杯”篮球赛,直播、海报、短视频等宣传工作堆成了小山。大家担心她一个人扛不住,郝福丁却笑着说:“我能行!”
比赛当天,郝福丁支起三脚架,固定好直播手机,对着刚剪好的赛前预告补充两句:“球员们已就位,点击关注,马上看这场‘村BA’对决!”直播比赛时,她又调整镜头角度,锁定球场,生怕错过精彩进球。路过的村民看她忙得顾不上吃饭,悄悄往她口袋里塞两个刚摘的西红柿:“拍完歇会儿,别累着!”郝福丁眼眶一热:“他们和我奶奶宠我的方式一模一样。”
今年秋季,曙光上村与新疆万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曙光小院”项目进入关键期。为帮项目招商、打响品牌,郝福丁主动对接媒体,为试营业的1号小院拍摄宣传视频。看着1号小院客流量渐增,郝福丁深有感触:“宣传不仅要‘记录现在’,更要‘助力未来’。把乡村发展的潜力拍出来,才能引来更多机会。”
从城市到乡村,从青涩的选调生到村民信赖的“小福”,郝福丁用脚步丈量乡土,用镜头传递温暖,把青春的印记深深烙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