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丨服务“不下线” 老兵情更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华
“常奶奶,重阳节到了,我们来看看您。”10月28日,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文化西路社区“老班长工作站”成员胡依西巴依·加哈别克、何云汤、库勒曼别克·盖那力来到93岁独居老人常奶奶家里,为她测量血压,帮她打扫房间卫生,陪着她聊天。
“你们每周都来照顾我,有你们在,我心里特别踏实。”常奶奶握着他们的手,舍不得松开。

10月28日,“老班长工作站”成员来到常奶奶家中,看望并照顾常奶奶。努尔恰西·斯拉什摄
在文化西路社区,提起“老班长工作站”,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些退役军人热心能干又可靠,我们信得过。”
2021年2月,针对辖区退役军人较多的实际情况,文化西路社区成立了“老班长工作站”,一方面为退役军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余热。
走进“老班长工作站”,一股浓浓的“军旅气息”扑面而来:鲜艳的五角星模型上,“老班长工作站”几个字格外醒目。这里不仅设有退役军人专属服务窗口,还设置了英模画像展示区、老兵风采展示专栏等。
“‘老班长工作站’不仅是服务退役军人的综合性场所,还是我们社区的一块红色阵地。”文化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红秀说,“老班长工作站”的退役军人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点,积极为社区居民讲党课、开展经典歌曲传唱等活动,推动红色教育、国防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老班长工作站”成立后,通过居民推荐和社区党组织审核,辖区选出一批热心公益、有威望的退役军人,按照“党员带头、分组服务”的原则,以5名退役军人党员为一组,每周不定期在站内值守,通过“走一走”掌握社情、“认一认”熟悉楼栋、“看一看”排查纠纷、“说一说”宣传文明、“做一做”助力社区、“帮一帮”温暖邻里,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由于经常在社区巡逻走访,“老班长”们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在化解居民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有一次,“老班长工作站”站长牟振武在走访时了解到社区居民小刘与大哥在房屋拆迁补偿款分配中产生矛盾。牟振武便把兄弟俩叫到一起,先说兄弟感情,再说做人道理,后说法律规定,最终兄弟两人在拆迁补偿款分配上达成一致。“多亏牟班长帮助,维护了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小刘对此感激不已。
由社区牵头,“老班长工作站”还组建了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初心志愿服务队”,根据群众需求及工作需要,随时指派队员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常奶奶是志愿服务队的重点帮扶对象。志愿服务队专门为她制定了“三必到”服务标准:生活照料必到、健康关怀必到、精神陪伴必到,定期帮她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打扫房间卫生、陪同老人前往医院就诊,逢年过节还会带来饺子、月饼等,和老人一起过节。
志愿服务队成员刘洪新是辖区金龙湾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不久前在和业委会其他成员一起走访时,发现8号楼2单元后的自来水主管道突发爆裂,水流喷涌而出,影响了居民正常用水。刘洪新和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自来水公司负责人现场勘查,并积极协助自来水公司修复了爆裂的自来水管道。
人居环境整治、河道安全巡查、爱心帮扶……在服务社区过程中,“老班长工作站”的退役军人始终热情饱满、冲锋在前,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战场”上续写忠诚与担当。
每季度,社区要通过群众民主测评和“老班长工作站”委员投票,推选出季度志愿服务队优秀队员,给予一定奖励,并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抖音、微信群等渠道宣传先进事迹。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激励辖区更多退役军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老班长工作站’已成为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群众的一面鲜红旗帜。”徐红秀说,我们将继续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建设,开展特色活动,将其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响亮的红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