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新疆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为何让这群年轻人心潮澎湃?
10月26日,石榴云驻新疆高校通讯员与西部计划志愿者共同走进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在一幅幅生动图片、一组组详实数据、一件件珍贵实物中,沉浸式感受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与发展历程。
通讯员与志愿者们步入展厅,仿佛开启了一段跨越70年的时光之旅。他们穿梭于记录历史变迁的长廊,在老农具、旧粮票等充满年代感的实物前驻足,触摸过往奋斗的痕迹;在现代展区,则通过智能设备、产业模型与数据图表,切身感受新疆在民生、科技、交通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从土坯房到安居房、从羊肠小道到高速通途的鲜明对比,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新疆发展的磅礴力量。

参与活动的石榴云驻新疆高校通讯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石榴云/新疆日报实习记者 图玛日斯·麦麦提艾力摄
此次观展不仅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青春之力扎根新疆、建设家乡,让青春绽放光彩,将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活力传递得更远。
昌吉州自然资源局准东分局西部计划志愿者 牛渭通:
站在那抹热烈的红色主背景前,“1955—2025”的字样落进眼里时,我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触动。展柜里那件印着“到西部去”的签名衣,泛黄布料上的字迹裹着22年前的热忱——原来“西部计划志愿者”这几个字,早有前辈用青春烫下了印记。

志愿者们观看纪录片。石榴云/新疆日报实习记者 图玛日斯·麦麦提艾力摄
这些泛黄的签名、旧照片里的笑容,从不是展柜里的“过去式”,而是“到西部去”的信念在岁月里递续的接力棒。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辉煌,是一代又一代人把青春锚在这片土地的结果;而我们这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使命,正是把前辈的热忱接稳,让自己的基层日常与新疆发展的脉搏同频,写下属于新一代志愿者的奋斗注脚。
石榴云驻新疆大学通讯员 傲冬:
在展区内,我看到了那只饱经风霜的马鞍,它静静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在诉说着老一辈兵团人扎根边疆、屯垦戍边的动人故事。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人民英雄”艾热提·马木提等楷模的事迹,他们是胡杨精神、兵团精神的践行者,更是新疆发展历程中的精神坐标。
我深刻意识到,此次成就展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次视觉震撼,更是一堂“专业认知的启蒙课”。作为新闻专业的学子,我们的使命远不止于记录,更在于价值的转译。如何将马鞍背后的奉献、楷模身上的坚守,转化为新时代青年能理解、愿共鸣的叙事,是我们的时代命题。我将以专业为镜,用笔和镜头让“扎根边疆”从宏大理念,变为可触可感的青春选择,让更多人透过我们的传播,读懂新疆的奋斗、温度与未来。

石榴云驻新疆高校通讯员在展馆内拍照留念。石榴云驻新疆大学通讯员 努波塔·努尔力白克摄
石榴云驻新疆大学通讯员 李莹然:
我们艰苦奋斗,在大西北的戈壁、荒漠中拼出了一片天地。一转眼数十年时光已然穿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克拉玛依油田不断产出黑色的“黄金”,锂矿铍矿钛矿不断被发现,新技术与新材料越走越远。
未来,我们将为更好地建设新疆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馆内部。石榴云驻新疆大学通讯员 李莹然摄
石榴云驻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通讯员 高嵩阳:
参观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是一次深刻而震撼的心灵之旅。走进展厅,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自治区从1955年到今天走过的辉煌历程。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视频资料和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画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幅各族群众手拉手、肩并肩的笑脸照片,真实记录了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温暖瞬间。展览还特别展示了中欧班列从乌鲁木齐驶向中亚、欧洲的繁忙景象,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内陆走向前沿的新疆,一个与世界紧密相连的新疆。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这次展览不仅让我了解了新疆的发展奇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和国家政策的温暖。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将继续在中国梦的征程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