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10月14日,以“守正创新 开放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开幕。本次论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西医结合创新范式、传统医药标准互认与临床协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谋传统医学发展新路径。
10月14日,第二届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开幕。刘凯摄
国家高度重视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正不断融入全球卫生治理,为增进中亚地区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地缘相近、气候相仿、饮食文化相通,传统医学渊源深厚、共性广泛。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政策支持与多渠道推广的双轮驱动下,持续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国际。国家和自治区层面陆续出台中医药发展规划,为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技术交流与药物注册提供有力支撑。
10月14日,第二届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茶歇,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乌尔根奇分院副校长达夫伦别克·巴提洛夫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展区了解中药香囊功效。古丽扎尔·艾力摄
平台共建成果显著——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机构“院院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吉防盲合作中心建设有序开展;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新疆医科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周边国家留学生1600余名,在中亚多国医学院校开设中医药课程与技术培训项目,短期培训医生、教师、学生近5000人;国际医疗服务持续深化——多次组织医疗队赴周边国家开展义诊,霍尔果斯“国门医院”为边境居民提供便捷中医药服务;医技与药物共享不断拓展——针灸、推拿等疗法广受认可,7个民族药品种已在国外注册上市,有效满足当地民众健康需求。通过“送医上门”“联合办学”“新药出海”、共建实验室等多维路径,新疆正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此次论坛是贯彻落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成果,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波表示,论坛为中国与中亚各国传统医学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各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在高水平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国际医学教育合作、科技交流、创新药物研发、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谱写传统医学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