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光影里的新疆丨从茫茫戈壁到国家能源“压舱石”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马莺歌 克拉玛依台 王金 张睿):“光影里的新疆”专栏,今天走进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地克拉玛依,感受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历程。
克拉玛依大油泡,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这个城市地标建筑下,封存着有着70年历史的功勋井——克拉玛依一号井,如今已停止生产。五六公里远的克拉玛依博物馆里,就陈列着1955年10月29日喷出工业油流的克拉玛依一号井的模型。就在这天,宣告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投入开发,成立了全国第一支女子采油队。她们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冒严寒、战酷暑,为油田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新疆石油管理局“三八”女子钻井队指导员 吴淑华:井架上一摸,手马上都烫成白的皮,没有水喝,没有办法(喝)采油机循环的水,上面漂一层的油,大家就用手赶一赶,这样捧水喝。
随着油气勘探步伐的加快,克拉玛依油田更名为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千万吨大油田。2008年建成中国第一个数字油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油田相继发现玛湖和吉木萨尔页岩油两个10亿吨级油田,原油产量已连续23年稳产千万吨以上。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接替区,70年来,新疆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挺进。今年1月,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塔里木油田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塔里木油田已累计从6000米以下地层采出1.5亿吨油气当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油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6664万吨,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炼油炼化也正朝着精细化工转变,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