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单背后的故事
近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座占地2000亩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中心开工,这是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外建设的首座海外仓。
公司董事长于成忠告诉记者,这个市场建成以后,不仅能满足公司货物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还能辐射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周边国家,甚至到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这座海外仓建成以后又将会产生一张对他来说极具意义的报关单。提到报关单,于成忠如数家珍,在三十多年的创业之路上他积攒了近十万张报关单,其中有三张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张:2010年 金亿集团成立后第一笔外贸订单的报关单
于成忠说:“我记忆尤深啊!公司成立的第一张出口报关单,卖的是苹果,大概是2000箱,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看上去是很小的一张纸,但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很大,是我们出口中亚国家的敲门砖。”
1999年,从河南来到新疆伊宁市打拼了10年的于成忠,偶然发现来伊宁买水果的国外客商越来越多了,于是萌生了做外贸的想法。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于成忠坚定地走出了他实现外贸梦想的第一步。
于成忠说:“2010年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当年公司的出口贸易额达到了3000万美元。才知道国家有那么多好政策,国内外客户越来越多,对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第二张:2013年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库第一笔出关货物报关单
2013年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霍尔果斯口岸实现了从传统边贸口岸向国际物流、贸易、金融综合枢纽的跨越式发展。当年金亿集团建成总库容2000吨的果蔬保鲜库,成为当时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最大的海关监管库。于成忠说:“我们的海关监管库第一车出的是柑橘,报关所有的程序在这里‘一站式’可以完成。我们早上采摘的水果,装车、报关、出境,6个小时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市场上,让我们新疆的水果真正实现了朝发夕至。”
第三张: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成立后产生一张报关单
2023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正式揭牌,一系列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乘着这股东风,金亿集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于成忠手中拿着的这张报关单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成立后产生一张报关单。他说,这张报关单不同于以往,是公司事业版图飞速扩张的见证。“这个报关单,你看非常多的项目,有50项,我们涉及的业务板块更多了。”
2024年,金亿集团实现出口贸易额18亿美元,出口货物从单一的果蔬增加到日用百货、工程机械等,进出口国家从中亚五国延伸至俄罗斯、波兰等欧洲国家。于成忠说:“叠加的政策更多了,为一系列的出境货物提供了便利,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
一张张报关单不仅记录着于成忠的奋斗史,更镌刻着霍尔果斯对外开放的年轮,见证新疆对外开放的脚步。于成忠说:“我不但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现在国家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企业的出口量猛增,我们企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 ”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
记者:杜威
霍尔果斯融媒体记者 冯启恒 吴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