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奔向热土——“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万人行”第二期活动观察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当前,新疆正以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吸引八方英才,“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万人行”第二期活动接续发力,221名陕西高校师生沉浸式感受边疆热土发展脉动,在双向奔赴中书写人才与新疆共成长的新篇章。
打破传统“走出去”赴高校招聘单向输出模式,8月4日—14日,第二期活动精准邀约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石油大学5所高校师生,涵盖12个学科门类、110多个专业。他们走进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的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博物馆与社区,在实地考察中触摸新疆发展真实温度。
“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万人行”第二期活动参与人员合影。图/新疆人才集团提供
行走边疆播撒文化认同的种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让这场人才之约更添精神厚度。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铸牢+双招双引+外宣”模式,讲好新疆故事、展示发展活力,向全球传递引才诚意。
精神传承在实地走访中直抵人心。和田县“问勇路”上,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牺牲烈士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同为母亲,我深为陈祥榕烈士的母亲感到骄傲。英雄精神不朽,正点燃我们扎根新疆、奉献边疆的热忱,激励我们续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新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冯小娟说,先辈的担当与勇气,让青年学子对肩负的责任有了具象感知,更坚定了建设边疆的信念。
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内,师生们通过珍贵实物与生动讲解,感悟库尔班大叔骑毛驴赴京的赤诚,“这正是民族团结最朴素的写照。”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兰艳芳说。
在和田夜市的烟火气中、约特干故城的历史回响里、团城景区的民俗风情间,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更让人流连。“踏入和田团城,似闯进历史与民俗的秘境。拼花砖墙、木雕门窗藏着岁月故事,艾德莱斯绸与手工地毯闪耀传承之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郑莉红细数所见,“酸奶粽子、鸽子汤的香气里是独属新疆的风味,居民淳朴的笑容、热忱的舞步里是最鲜活的生活气息。这里底蕴厚重、烟火温情,让我深深爱上了新疆。”
从英烈精神传承到爱国情怀共鸣,从历史记忆追溯到民俗风情体验,文化认同的种子在行走中悄然播撒,为人才扎根新疆注入了深厚绵长情感动力。
和田县“问勇路”上,烈士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图/新疆人才集团提供
构筑人才“强磁场” 凝聚发展“源动力”
在考察中,企业发展、人才政策成为 “强磁场”。连日来,师生们走访和田地区和乌鲁木齐市多家企业,并参加各地推介活动,了解引才政策。“以前听学长说‘来新疆不仅是奉献,更是抓机遇’。”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冯鸿基说,这次亲眼见证新疆发展,才懂这句话的分量。
“在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沙漠崛起万亩果蔬基地,科研团队潜心探索着中国特色沙漠设施农业之路;在和田域见疆来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在干旱地区养殖鲈鱼的奇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李辰辰分享道,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让大家对新疆特色产业发展活力与潜力有了直观而深刻认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廖超英曾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防沙治沙工作与我的专业领域高度契合。我渴望投身新疆防沙治沙事业,让专业所长有用武之地。更希望青年学子都能来到这里,这片土地有广阔实践空间和丰富研究方向,定能为年轻人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廖超英说。
各地企业的“求贤令”诚意满满。日昇新能源材料(新疆)有限公司招聘地质工程师、电力工程师,承诺包食宿、探亲假等福利;洛浦西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开放核心项目岗位,提供导师带教与职业发展通道;新疆正源药业有限公司覆盖中药全产业链,为制药、管理等专业人才搭建成长平台。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杨生强说,愿与各高校一起,把更多课堂搬到戈壁油田、产业园区,让更多青年在服务边疆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和田地区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从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到家属安置、医疗服务全方位兜底;洛浦县设立1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打造人才公寓,开通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绿色通道”;于田县落实购房补贴、随调随迁等政策,持续更新人才激励红利……“很多实实在在人才政策,让大家看到了新疆招才引智诚意。”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崔赢凯说。
师生考察企业发展,探索机遇。图/新疆人才集团提供
将青春所能尽数投入边疆建设
沉浸式体验让“就业意向”从模糊走向清晰。14日,在返程火车上,师生们在信纸上记录感受。
西安石油大学管道工程学院学生于美琪写道:“返程火车上,新疆点滴记忆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我清晰地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属于我的新疆故事的开始。”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李浩则写下:“曾经,我对边疆印象还停留在‘遥远与艰苦’。如今,亲身感受到活力与机遇,让我萌生了扎根于此的念头。”
“和田的经历,在我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课堂所学、青春所能,尽数投入到建设祖国边疆火热实践中去。”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杨安鑫写道。
“此行不仅是一堂实践体验课,更是一场就业动员会,学校已有近10名同学明确表达了毕业后赴疆工作意愿。”西安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付刚说,未来,该校愿与新疆人才发展集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输送优秀学子,携手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尚未落幕,已有203人明确表达赴疆就业意愿,115人进入用人单位待遇洽谈环节,47份报名简历完成投递,30人成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人才与岗位精准对接热潮持续升温。
“热忱欢迎各方英才投身新疆建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新疆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莫伟钢介绍,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荟萃之地,如今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发展舞台,“胡杨青松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万人行” 活动还将持续优化,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计划组织50批次10000名各类人才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扎根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