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新治|“向日葵姐姐”呵护未成年人向阳而生
检察官沙如丽在乌图布拉格镇中心学校宣传法律知识。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宁涵静
8月2日,在博乐市某社区暑期课堂,小兵(化名)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在听老师讲课。“他安心学习的样子,真好!”窗外,专程前来探访的博乐市人民检察院“向日葵姐姐”未检工作室检察官廖月铭感慨道。
“向日葵姐姐”是博乐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女检察官的代称。2018年,该院成立“向日葵姐姐”工作室,这支由女检察官组成的团队,以“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将检察履职贯穿司法办案、帮扶救助、权益维护、犯罪预防全过程。工作室成立7年来,逐步构建“检察+N”社会支持体系,将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发力,构建起未成年人全方位、全覆盖的检察保护体系。
迷途少年的心灵灯塔
“感谢‘向日葵姐姐’的关心和帮助,我会牢记教训,努力学习。”当日,小兵通过电话对记者说。
17岁的小兵本是个“热心肠”,品行端正。但从2022年沾染上网络赌博后,短短俩月时间输光多年积攒的零花钱,还被网站客服忽悠着拉人“入坑”,结果摊上了开设赌场罪。
案件到了检察官廖月铭手里,她没急着起诉,跑了三趟学校,跟老师同学打听小兵在校情况;又五次找小兵爸妈唠家常,把孩子的过往摸了个透。原来这孩子本性不坏,就是一时鬼迷心窍。最后,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还量身定制了“改造套餐”:每天学个法律小故事,每周做回心理疏导,每月读完一本正能量的书,每季度参加公益劳动,每半年全家坐下来唠唠心里话。
考察期间,小兵真没让人失望。植树节带着同学种树,运动会时在场外帮忙,开学后还主动拉起“反赌宣传队”。小兵还写了一本成长日记,送给检察官用于以案说法。当拿到不起诉决定书时,小兵红着眼圈说:“要不是你们拉我一把,我这辈子就完了!”
“为迷途的孩子指引方向。”这是“向日葵姐姐”检察官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变的初心。多年来,“向日葵姐姐”检察官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环境修复等全流程精准帮教制度,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工作,采取“教育训诫+跟踪帮教+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多维度促使不良少年迷途知返。
为了净化青少年“生活圈”,“向日葵姐姐”未检工作室量身定制《预防网络犯罪》普法课程,帮助孩子们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朋友圈”,与公安、法院、妇联、教育局等部门,对损害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
近三年来,博乐市人民检察院以60余起案件为支点,撬动“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3个附条件不起诉的少年重获新生,9份督促监护令唤醒失职父母,11名孩子重返校园,积极促进了社会治理创新。
专业智慧构筑保护矩阵
从40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室到400平方米的现代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办案宣教中心,“向日葵姐姐”未检工作室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未检工作从传统到智慧的跨越升级。
记者在未检工作室看到,一站式办案区以柔和的灯光、温馨的布置缓解涉案未成年人的恐惧;VR模拟法庭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法律条文“活”起来;AI法律机器人在线答疑,让法治教育触手可及。
“向日葵姐姐”检察官团队将专业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廖月铭首创“案例+互动+情景剧”普法模式,把法治课堂搬进校园,她主讲的《有典无忧 呵护成长》入选自治区精品课程;沙如丽在办理家暴案件时,既以检察监督让施暴者获刑,又协调4万元司法救助金帮助受害家庭重新生活;谢玲带领“向日葵益心”团队,通过公益诉讼推动全市中小学护学岗升级,整治校园周边“三无”产品,堵住每一个安全漏洞。
在马某某等三名学生因“借卡兼职”涉嫌帮信罪的案件中,工作室的创新机制展现出强大效能。面对法律意识淡薄的少年,检察官启动“护苗归航”工程:联系教育局保留学生学籍保障学业,协调银行开设反诈课堂筑牢防线,组织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深化认知。
在赔偿谅解环节,特意安排他们与被骗老人面对面,当听到老人自述因失去养老金险些轻生时,少年们失声痛哭,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不起诉宣告仪式上,制定学习计划表、结对帮扶导师名单、职业生涯规划建议等“法治礼包”,为他们指明未来方向。如今,三人不仅重返校园,还成为校园反诈宣讲的“明星讲师”。
聚合力绘就守护蓝图
“向日葵姐姐”深知,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她们以检察履职为杠杆,构建起“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的新格局。与公安、法院、妇联、教育局等9家单位共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搭建起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快车道”;大力推行“督促监护令”,让15组问题家庭在专业指导下修复亲子关系。
在社区设立“爱心妈妈工作室”,发动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开展一对一与一对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依法带娃”。
检察官王红梅兼任社区“爱心妈妈工作室”成员。2022年,面对因遭受侵害而生病无助的小娜,她不仅争取到3万元司法救助金,还持续三年对小娜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灵陪伴,为这个破碎的家庭点亮希望。她创新建立“指尖救助”机制,让微博、抖音成为发现困境儿童的“千里眼”。
三年来,20余万元救助金通过检察官之手温暖了9个孩子。在她的手机备忘录里,每个救助对象的生日都设置了提醒——“司法救助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从一笔救助金到一份持续的关爱,王红梅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法律不仅有尺度,还有温度。
在博乐市,从城市到乡村“向日葵姐姐”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 每年100余场法治宣讲如春风化雨,覆盖上万名青少年;20余场模拟法庭让法律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乐检青葵”计划培养出一批90后、00后的向日葵小姐姐,将法治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
博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青说:“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办理案件,还要织密保护网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