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成长 2025年新疆“新时代好少年”祖国行收获满满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沈祖孝
“在雷锋纪念馆,我明白了奉献的意义。”“在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我读懂了‘英雄’二字的分量。”……7月14日,结束为期10天的2025年新疆“新时代好少年”祖国行研学活动后,学生们动情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7月11日,新疆“新时代好少年”在雷锋纪念馆聆听小小讲解员讲雷锋故事。王新摄
10天时间,来自14个地州市的新疆“新时代好少年”学生代表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文化,在辽宁省沈阳、本溪、丹东、盘锦、抚顺等地开展的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研学之旅,收获满满,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留下了一段段温暖而又深刻的记忆。
一路欢声笑语,一路学有所得。学生们在研学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民族深厚历史底蕴,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热爱剪纸艺术的昌吉市第五小学学生孙雨轩在辽宁省博物馆为古人的精湛技艺和智慧深深折服。“一把剪刀,一张纸,能剪出千年文化,也能剪出未来的样子。”孙雨轩说,今后她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用剪纸讲述更多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
和田县第三小学学生古丽拜尔娜·艾尼江表示,此次研学活动,她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刻领悟到历史的厚重、自然的奇妙、精神的力量,也明白要将所学所悟融入成长,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学生们来到张氏帅府,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变幻的帅府,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当年那段历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大青楼前,带队老师讲述了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故事。“少帅当时只有27岁,却做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定,这让我明白,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王俊杰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
在沈阳市天舒辽瓷非遗基地(龙呈产业园),学生们领略辽瓷的魅力,体验陶泥制作。
“我不仅亲手制作了陶泥器物,还了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非遗知识。”皮山县第二小学学生努尔艾力·努尔阿卜拉说,“回去后,我要告诉同学和朋友,我们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守护者。”
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雷锋纪念馆,学生们认真观看雷锋生前的照片、日记,了解背后的故事。
“雷锋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在这里,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雷锋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沙雅县第一小学学生赛尔维娜孜·阿不力克木,她用手机拍摄了许多资料,准备带回家乡与同学分享。
富蕴县第二小学学生蒋一凡说,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要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和力量,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观完鸭绿江断桥后,学生们内心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13日,新疆“新时代好少年”在沈飞航空博览园合影。王新摄
此次研学之旅,学生们结识了来自全疆各地的各族小伙伴。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据悉,新疆“新时代好少年”祖国行研学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前两届活动共有近百名同学参与,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更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参加研学的学生返乡后将通过宣讲会、报告会等形式,分享研学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润物无声中开花结果。